聚焦部分先让学生思考不用手接触风车的叶片,可以用哪些方法让风车的叶片动起来?学生思考非常积极,想出了非常多的方法,除了较为常规的嘴吹、风扇吹等,还有学生想到可以举着风车跑,更让我感受到为学生创设机会与情景头脑风暴,孩子们在发挥自主思考后,往往能给出不受局限的想法,反而让我感觉自己从学生那里学到了新思路。然后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观察到风的,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用眼看、用皮肤感受”等观察方法来举例,学生也能给出非常多贴切、恰当的例子。基于学生的回答,我继续提问,请学生对着自己的手心吹气,请他们形容手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开始思考风与温度是否有联系。在复习上节课通过观察热气球上升得出的结论,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到“热空气的流动与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探索部分,在学生提出科学猜测“热空气的流动与风的形成有关系”后,我先展示实验材料了,请学生猜测实验可以怎么来设计。学生能很快地说出观察飘带的运动和线香的烟可以看出是否有风,也能说出蜡烛可以起到加热较为密闭的空间里面的空气的作用,不过需要老师继续引导才能想到纸盒侧面和顶部还需要开出让空气流动的通道(在学生意识到后,我用“穿堂风”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实验部分,部分学生会把线香伸进纸盒里,这时我也暂停了一下,请全部一起讨论线香伸进纸盒可能会有怎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从安全角度来回答,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这样就不能证明是风把烟吹进纸盒里的了。最后根据看到的烟的运动和飘带的运动,学生能意识到此时产生了风。在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时,学生能大概地描述出背后的实验结论,能意识到是纸盒里的空气受热上升后,盒外的冷空气补充到纸盒里形成了风。我还是注意到有部分同学不能意识到,补充进来的冷空气在被蜡烛加热后又变成了热空气,它们又会上升,盒外的冷空气又会继续补充进来。只要温差存在,风就会不断地形成,是个持续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
最后研讨的时候,通过类比的方法,请学生们思考大自然中起到“蜡烛”作用的是什么,学生都能答出来。于是我补充出了一张图 ,左边被乌云遮盖,右边被阳光直射,请学生到电子屏幕前来指出风的流动方向,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今天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