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私以为最出色的一部。开篇即引人入胜:
人类最容易气馁,他们很快就会
进入永恒的睡眠。
因此我很乐意给他们找个同伴,
充当魔鬼的角色,刺激他们。
——歌德《浮士德》
在那不勒斯的一个小岛上,鞋匠赛鲁罗的小女儿莉拉和看门人格雷科的长女莱农很幸运地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魔鬼”,这段延续了50年的友谊和战争,将各自密不透风的晦暗生活撕开一条裂缝,撒进去一点点光。
莉拉漂亮桀骜,极具学习天赋,而莱农乖巧美丽却资质平平。出于嫉妒,莱农始终在暗自模仿并试图超越,然而莉拉因为家庭原因,念完小学后便回到父亲的鞋店帮忙。
失去竞争对手的莱农沉寂了一段日子,在返乡时发现莉拉一直在图书馆借书并自学拉丁语。这又暗中激起了莱农的斗志,跟起风来,却发现那不是一件容易事。她请教莉拉,即使没有在学校,莉拉身上的光芒并未减去半分,她独特的学习方式,很快就能串起毫不相干事物之间的联系。
“当我发现你比我优秀,比我努力时,那种和你攀比的情绪便冉冉升起,成为促使我奋进的动力。”
嫉妒又重新找到了莱农,她不停激励莉拉,鼓励她学习,这样自己就可以一直追着她的影子跑。
可是踏入父亲鞋店的那一步就注定了这两个人终将走上不同的道路。莉拉十六岁时,接受了富有商业头脑的肉食店老板斯特凡诺别有用心的追求。所谓的良人,在新婚夜背叛了她,并使用了暴力手段致使她屈服。莱农则在学业上勇攀高峰,放假时会到莉拉的新家安心学习,吃下她准备的食物和鼓励。
莱农靠着在学习上的努力跨越一个又一个阶层。勇敢富有主见的莉拉也从未放弃挣扎,她从不认命,莱农劝说她服从早点要孩子时,她透过沦为孩子和丈夫附属品的妇人点醒莱农,很快莱农发现,就算是学校里有教职的女老师,一旦结婚生子就再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困境。
将莉拉和莱农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男性,从小爱慕莉拉的尼诺,与别的男人不同,他们只发现了莉拉的金点子,费尽心机得到她也只是为了买这颗可以赚钱的头脑。尼诺则更愿意与她交流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一些与主流思想相左,在自己的头脑中擦出火花的先进意识,而不是东拼西凑再加工产生的观点垃圾。
莱农深深嫉妒莉拉总是能以一种新的方式超越自己,并暗自发誓一定要得到尼诺,即使后来她已嫁入高知家庭,并有了孩子。扎根于脑海中的毒瘤终于在一次发布会上扩散,与尼诺的邂逅让她抛弃一切选择与其私奔并诞下私生子。背道相驰的莉拉与莱农终因为此又走到了一起。
“当我发现你其实不像我想的那般顺利幸福时,我才愿意靠近你,并给你朋友的帮助。”
女性的友谊就是这样暗中嫉妒然后互相帮助才能长久。
一本书是否能引起读者共鸣是需要缘分的。
童年时,我也有一个这样的 “莉拉”,我们互相踩着对方的影子,每一次交锋都让松散的友谊又更加坚固一些。我们分享喜欢的一切,音乐,书籍,捡到的新奇落叶……也分享彼此的小秘密。可当我发现我们走得更近时,真相却是走得更远。小升初考试前你与我绝交,我永远不会忘记你那时说的每一个字,像烧红的铁烙在心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拒绝相信任何人。
真正释怀是你后来的新朋友,我们共同的同学告诉我说,跟我在一起的每一天你都很痛苦,因为无论如何努力永远都考不过我,每次拿着试卷回去必然会遭到要强妈妈的一顿鞭子。其实我又何尝不担心很轻易就被你超过然后抛弃呢?
那天上学前的早晨你背着书包一个人走在马路上抹眼泪,被买早餐的妈妈发现,我们第一次一起吃了早餐。我无比开心,你却掉了一碗的“金豆子”,我以为是你妈妈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了。然而事实却是,那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吃早餐。你像落在我整个童年的秋叶,风一刮便头也不回地离开。
我们躺在彼此的通讯录里,你对我的滤镜依然没有卸下来,即使现在的你早已令我望尘莫及。我知道,只要这层隔膜还在,我就永远等不到续写童年友谊的那一天。
当我真正明白,只有自己最懂自己并且永远不离开时,才是精卫填海的开始。人类与生俱来的分享欲就像一个巨大的窟窿,越填越发现填不满。
所幸有文字成为新的救赎,却懊丧地发现,高估了自己,不能像在日记本里那样畅所欲言又不屑对自己说谎,于是字里行间随意发泄情绪,另每一颗本就不太亮的明珠蒙尘。
什么时候能停止审视自己并改掉臭毛病呢?此时此刻,无比怀念我的“天才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