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华杉详解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禽问子贡,夫子每到一国,必能熟悉这一国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得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
子贡回答说,夫子靠温良恭俭让的风度气象得来。我们夫子之求,总是该和别人家求法不一样吧!
这是儒家风范“温良恭俭让”的出处。
“温”,是温和,朱熹说“和厚”,张居正说是“温而和厚,无一些粗暴”。
温和大家都懂,“厚”,就是不薄,比如一个深潭,一个石头丢下去,轻轻的“扑通”一声,就沉下去不见了。若是一汪浅薄之水,别人的石头丢来,“啪!”水溅得到处都是。所以我么切己体察对别人的态度,就会发现自己不仅温和,甚至经常很粗暴,很粗鲁,至少也是粗糙。
“良”,是善良。朱熹说:“易直也。”张居正解释:“良而易直,无一些矫饰。”易直,平易正直,所谓光明之心,易直之性。
“恭”,恭而庄敬,无一些惰慢。你对人恭敬,人家就愿意接纳你。你若傲慢,谁想跟你打交道呢?
“俭”,这里的俭,不是节俭,是节制。张居正说:“俭而节制,无一些纵驰。”一点都不放纵自己,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和人在一起,可能开始时还比较温良恭俭让,时间长了,就放松了自己,不太管别人了,这就是修为不够。
“让”,是谦逊,无一些骄傲。
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让别人不仅服他,而且喜欢他,跟他在一起很舒服,什么事都愿意告诉他。
这温良恭俭让,是子贡总结出来,让粽子的心气态度与仪容风范,活灵活现,过了两千多年,还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说子贡善于观察圣人,与孔子的威仪之中,学习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