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成功才能获得幸福,其实并不是的。
幸福和成功都具备强烈的主观性。有的人认为自由是幸福,有的人利他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功成名就是幸福……大家都希望幸福,但幸福的内容并不一致。成功也一样。大多数人认为足够的财富才是成功,有人认为足够的名声才是成功,有人认为足够的地位才是成功……每个人对幸福和成功都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无论如何定义,根据大众观点,成功不是大概率事件。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的最多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可以视作成功。如果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达到了,大家自然就会将成功的标准往上提。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是成功,现在没有人会认为万元户是成功的吧,成功的标准上升到亿了。大家认同成功是一部分人甚至一小部分人才能做到,如果成功才能获得幸福的话,就意味着有相当部分的人或者大部分的人是不能获得幸福的。这个结论显而易见是有问题的,也与实际不符。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幸福。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案例,主人公并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仍然幸福快乐。所以成功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准确地说,成功与幸福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成就。感觉到幸福的人能提升成功的概率,已经成功的人更有基础获得幸福。
积极心理学家对幸福作了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关于幸福的理论。比如说,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提出的幸福的模型是:情绪+投入+关系+意义+成就。请注意,成就并不是成功。
而哈佛幸福课的沙哈尔教授提出的幸福模型是:
精神+身体+心智+关系+情绪。所有相关研究结论共同点是成功并不是幸福的必要因素,也不是获得幸福的路径和方法。所以大家留意一下基于心理学基础设计的幸福课程,都不会将成功作为幸福的因素,不强调成功,也不会教授成功学。
那么该如何调整这个限制性信念呢?幸福与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可以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