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
什么叫字斟句酌?就是你在细读文本的时候,不放过文本当中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词语,甚至是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正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就是文本细读。而这样的细读,你在教学参考资料中是找不到的,你在整套的优秀教案集中也是找不到的,你只能自己直面文本,细细地、慢慢地咀嚼和品味。就像南帆先生所讲的那样,你只能让自己整个地沉入词语当中去,然后才会有发现,才会有体悟。
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就是把自己搁进去,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用王尧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好了!我们要跟文本中的形象一起喜悦,一起悲伤,它活着你也活着,它死了你也死了。这样一种感同身受、切入生命深处的阅读,才叫细读。
这个过程,就是把自己逐渐放进文本语境的过程,是让自己活在字里行间的过程。置换角色、切己体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比较品评
有一句老话,大家都耳熟能详 ——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其实,文本细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它的好,才知道它的妙。用谭学纯先生的话来说,所谓比较品评,就是要让自己“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一重话语不够,两重、三重甚至四重,我们要在多方的比较中看出它的好,看出它的美。
文本的内涵是丰盛的,是常读常新的。细读文本是一种“穿行”的方式,是一种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