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就像是希望的火光。
这期待可能来自于自己未实现的愿望,也可能来自外界的评价,还可能来自内心的真实恐慌。
南瓜妹从小就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这是我作为她的妈妈给出的观点,这个观点背后源于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和她同龄的孩子见到别人都会大大方方的打招呼,而同样的场景,南瓜妹却很高冷地看一看,一声不出。
还记得有一次,1楼的邻居爸爸带着自己的儿子正巧遇到我们,他们很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还特意和南瓜妹对话。作为礼貌,我也很热情的回应,我们让南瓜妹叫“叔叔”,南瓜妹却一声不吭,当时我就感觉邻居爸爸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而我也感觉很尴尬。
我脑补了自己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说我非常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为什么我的女儿却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呢?我其实期待我的女儿和我一样。可理性脑告诉我,我不能随便对女儿有所期待,而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榜样,不因为不和别人打招呼,就责备她。
不打招呼的原因?
打招呼是一个动作,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规范,当孩子意识到我和TA是不熟悉的,我不愿意积极地投入到这种社交中的时候,恰恰是孩子长大了的一种表现。当从更理性地角度分析,父母就会更淡然地面对孩子不愿打招呼的表象,而不会因为觉得没面子而责骂孩子。
行动方案: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见面的时候问候对方,不妨让孩子说“再见”,如果强迫孩子问好,一方面会让孩子很不舒服,另一方面也会让对方很尴尬;
-每次见到邻居/认识的人父母要主动做表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做的,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表里不如一,孩子会倾向于模仿我们做的方式去做;
-如果在打招呼的过程中或者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可以顺带介绍下,让孩子更清楚地认识站在对面的人,下次再见到的时候就会增进熟悉感。比如:“这是我们一楼的叔叔、弟弟,TA叫XX”。
突然有一天,外婆和我说,现在南瓜妹都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再也不爱答不理了。家长总会为孩子的正确行为做各种预先假设,却忽视了正确的行为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基础,我们一直在教育孩子“怎么做是对的”,可总是淡忘了向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着眼于那些良好的行为,却选择性无视了那些催生良好行为的心理土壤。
尊重孩子,静待花开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