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曾经在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有过这个疑问。
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种各样,比如提高认知,拓宽视野,升华思想之类等等,总之都是指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多读书,好好处。
虽然是这样没错,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好处。我从大四开始,就断断续续的保持了读书的习惯,那个时候只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多人都说读书运动有好处,于是我就开始了。
一开始读书的时候,只觉得特别枯燥乏味,还不如刷剧来得快乐。慢慢的,感觉有些书的作者挺有趣的,看一本书就像跟一个朋友聊天,刚开始对它爱答不理的,等到这本书看完了,要跟它告别了,居然有些不舍的。
再后来,读书变成了我工作放松的一种方式,压力大的时候,读一会儿书,我心里能够平静下来。读书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随意轻松,有些书翻看了几页吸引不了我,就放掉了,没有了之前买了一本书,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看的执着。有的书如果我觉得特别好,我会经常时不时的拿来翻看,认认真真的做梳理,并且会把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情况拿来实践,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到现在,我认为读书更像是搭建自己的社交圈,在书里,我可以选择跟我喜欢的书和作者做朋友,然后在这种交流中,发现真正的自己。读书,不过就是在读自己罢了。
可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心即理。其实这些知识本能的存在你的脑海里,你通过读书,把这些道理知识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