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照亮校园的常识》,读着读着就有放下不想再读的冲动,不是书不好,而是书中揭现代教育的短揭得太彻底,似乎现行的教育就没有对的时候。不过,想想,处处是道理,只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身陷其中,受其浸染,已经很少或者说已经不会去这么透彻地看问题、想问题了。
比如《爱阅读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文中,作者这样写到“现时一些中小学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常常热火朝天造气氛,却没什么实效。教育学生读书是学校的正事,弄到要‘强调阅读’‘狠抓阅读’,要搞‘阅读节’,不太正常。阅读是学生每天主要的生活内容,课内能正常读书,课外能自由阅读,有所积累,成为常态,形成风气,才是正途。”在《没有智慧和情感,教育就没有发生》一文中,作者再次说到“在中小学搞‘阅读推广’,作为读书场所的学校要设‘读书节’,匪夷所思”,不能不说确实如此,确实有道理。
今天领学生学习道法最后一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我让学生讲讲自己读过的明志、有气节、讲诚信的故事,孩子们几乎是沉默的,除了课代表讲了讲记忆中模糊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外,孩子们再无啥可说了。王阳明明志的故事他们自然不会知道,文天祥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苏武牧羊》的故事他们也不知道,更不要说其他。很好的一课,只要孩子们平时多读故事书,交流起来应该侃侃而谈,再得出结论一点都不难,只是孩子们的读书储备没有如我所想。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几年,学校花钱给学生买图书,集体共读一本书,可是下发的书,很多孩子读着不上瘾,不认真读。一方面是我们选的书未必每个孩子都感兴趣,而更主要的,真的是很多孩子缺乏或丧失了阅读兴趣。可能每个孩子的家长都从孩子小就给孩子一部手机让他看儿歌看动画片,却并非每个孩子的家长从孩子小就经常带他出入书店和图书馆。孩子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有哪个老师带哪个班走进过学校阅览室或图书室让孩子自由选喜欢的书自由阅读?都没有!家庭和学校没都有阅读的场和气氛,他们读什么书?家长不认可把课余时间多用来读书,老师只嘱咐学生要多读书却用大量习题、试卷充斥学生课余时间。学生有什么机会爱上书?学校搞的“阅读节”,你敢说他真的是尽着孩子们的喜好去读了大量的书的展示?你敢说他不是为这为那搞了个名堂?
经济贫困的年代,不少孩子看到书如饥似渴,物质丰富的年代大量的孩子看到书躲着走。
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太多,太真实,太不敢去碰触。读这本书,共鸣处很多,但绝不是让人读了去消极,而是叫作为被称为老师的人试着不功利地去做改变、去做真正的教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