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7: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自律,在自我成长中,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家庭教育中,同样是家长们极其关注的话题。
提问者开门见山,说自己“总是管不住自己”。有三个总结出来的,管不住自己的点:1、有囤积癖;2、晚上回家后一直到睡觉前,总忍不住要吃东西;3、特别爱刷剧。看到这样的描述,大家是不是也有似曾相识的味道?提问者想变得更自律,该怎么办呢?
这个案例在成书前并没有收到反馈,但是在李老师的回复和复盘中,都有值得我们吸取的信息。
首先,在回复的时候,李老师提出提问者不见得是真的需要自律,而只是需要一个叫“自律”的符号,给自己带来一些积极的暗示。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个“自律窗”,比如,针对囤积,可以在工作的区域留出30厘米见方的一块地儿,来展示自己的自律,这块地保持整洁,除此之外的地方,继续维持自己的囤积。针对忍不住的吃和刷剧,留出来的是60秒的时间“自律窗”,在这一分钟什么都不干,不吃东西,不看剧,其他时间爱怎么吃,爱怎么刷都可以。自律窗的概念好像给自己留出一块白,也即有了喘息的空间。
复盘中,李老师说提问者没有反馈,最大的可能是没有做,留言区的其他读者倒是很多人试了这个方法,反馈是做到并不难,发现自己不是不自律,而是不知道自律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标。这在现实中,是令人深省的。“为什么”,常常是指导人行动的原因,没有“为什么”,如何日复一日坚持辛苦呢?自律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拧巴,它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自己必须做,这才叫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