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448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8.11
周四的网课,还学习了新内容——外化技术。外化源于叙事疗法。外化是一种态度。简单的说,外化技术就是将人与问题分开看。即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跳出来,从更客观的角度看。
(焦点理念:问题不是问题,不当的解决方式才是真正的问题。问题是成长的契机。)
外化的使用步骤:
1.确定要外化的内容“问题”、情绪、未来的自己等。
2.通过给要外化的内容命名的方式把内容与当事人分开,这样可以让当事人从内容中跳出来,然后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
3.请当事人选择一个合适的玩偶,并给玩偶起个名字(比如叫皮皮),然后请当事人将玩偶放在自己身边感觉比较舒服的地方。
4.用起的名字向玩偶打招呼。接着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看着“皮皮”,慢慢地感受。(外化前奏开始)然后询问来访者这个时候想到的是?感受又是什么?接下来就运用“焦点”式问话,与来访者聊。如问皮皮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呀?你是怎么注意到皮皮的到来?皮皮的到来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皮皮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你和皮皮相处的怎样?接下来准备怎么和皮皮更好的相处?…………
5.入角。来访者以皮皮的身份进入角色。本人用新玩偶或手机或衣服代替,并将它们放到刚刚自己坐的座椅上,表示来访者本人也在场认真地听咨询师和皮皮的晤谈。在自己即将要坐到皮皮刚刚坐的座椅上时,一是先来点仪式化的程序:来访者站着,大声用心地说三遍:现在我是皮皮,不是(来访者的名字)。然后再坐回到皮皮刚刚坐的位置上,或抱着皮皮或把皮皮放在身旁。二是请来访者想象自己就是皮皮,然后以皮皮的口吻与咨询师交流。三是,晤谈正是开始:
咨询师:你好!皮皮。
咨询师:刚才你的主人说了许多关于你的话题,不知道你听到的内容有?你的感受是?我刚才从主人那里听到了许多信息,现在想从你这里了解更多一点,可以吗?(接下来的问句与刚刚问来访者的差不多,这里省略了)
6.去角。来访者回到真实的自己,不再是皮皮。同样仪式化操作:来访者站起来,大声的用心地说三遍,现在我来访者的名字,不是皮皮。
咨询师:通过刚才我与你,以及与皮皮的谈话,你的感受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哪些?你准备在接下来有哪些不一样?通过你的这些改变,皮皮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对你的启发是什么?做些什么会对你有帮助?接下来你可能会做哪些尝试?尝试后会给你带来什么不同?)
最后,咨询师问来访者:你现在看着皮皮的感受是?向皮皮表示感谢,并再见!
以上是课堂知识的整理。下面分享用外化技术进行约练的感悟。
昨天,我们中八一组的三位老师相约练习一下外化技术的应用,因为事先说好的是尝试、是刻意的练习外化技术,所以这场咨询可以说是集学习、感受、体验、运用为一体的非正式咨询。咨询过程中会生搬硬套刘老师讲的步骤和问句,还会加入试探性问句,以及对针对问句的探讨。最后又有三人的讨论,真是收获满满。一是,来访者的杜老师,进入角色很快、很投入。一开始,按步骤选玩偶、起名字。然后来访者看着起了名字的玩偶,慢慢感受,并说出自己刚刚的感受和想到了什么?这时候,来访者的杜老师发问了,她说,慢慢感受时,是抱着玩偶还是放在为它选好的座椅上呢?就这个话题,我们让杜老师谈了不同位置自己的感受和不同。原来是放在椅子上容易有感觉,也更能跳出来将玩偶看成是“情绪”的化身。它就是从我身体里抽离出的。(感悟:如果不一步步练习,若不是来访者老师的细心、用心体会,我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个因位置不同引发的思考以及对来访者的影响。细节、细节、还是细节。)二是,在入角这一环节,来访者老师很投入,给我的感觉是我就是在和玩偶(情绪)在交谈,玩偶真实情感流露,似乎它是人内心灵魂的另一种存在,它的存在和到来,给了人们一种保护,一种不在变糟变更差的力量支撑,尽管它的到来也让人们切切实实地感到不舒服和煎熬。(感悟:这段让我非常地感动。不仅是来访者老师对情绪存在的认知,还有外化技术的神奇魔力。让我真切地对身体里真实存在的“另类”的接纳、理解、感恩。)三是外化技术效果也因人而异。中级五期时,我作为来访者也感受了一下外化,但效果不明显。后来反思,我始终进入不了“玩偶”的角色,总是将人和问题放不开,当我是“玩偶”时,会想象主人如何?通过昨天的约练,让我对外化技术有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但作为咨询师,以后要用好外化,还需不断地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