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地要求自己做好一切,才能避免让自己看到不好的一面;而对他人的不满则是“投射”,在别人身上看见了那个不好的自己,会很敏感、很排斥。
另外,在现实中,我们也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来避免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不好的恐惧,做的这些事情本身也是“获益”的——让自己努力变优秀。尽管过程十分消耗精力,却是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取向。比如,使单位同事认为你是一个上进的、严谨的人,对你的印象不错,这会有助于你在工作领域取得更多成就。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痛苦的感受”让我们觉得熟悉。
这一点非常关键,像是一个程序被植入内心,这个程序默认了我们与成长早期的养育者保持链接的方式,尽管很痛苦,但至少好过被扔掉、被抛弃,或是面临死亡。被这样对待对于当年那个孩子来说,是他活下去所必须忍受的,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所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和受到陌生的对待而产生的不安相比,尽管已经熟悉的对待会让自己很痛苦,但也会带来一种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之前曾被糟糕地对待过,现在渴求被好好对待,也确实受到别人的好好对待,这个人很可能出现以下两种反应。
第一种,会不自觉地否认和质疑别人的态度。这种对待是真实的吗?会不会有什么目的?他凭什么对我这么好?是不是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或者要让我付出更多?如果我没有付出,那么他会不会伤害我、抛弃我?
第二种,很可能会想要更多。因为太渴望这种被善待的感觉了,一旦想要的更多,就会更加敏感,想要每时每刻都得到这种对待,甚至在无理取闹的时候,也希望对方好好地对待自己。如果对方稍微有些不重视,就会变得更加焦虑,进而衍生出一些新的痛苦,最后导致和对方的关系破裂,迫使对方逃离。你潜意识就会觉得:“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他就是会这样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