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思随感】疫情小结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我和果,还是婆婆被困学校。

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我想要踏下心来读书,写文字,写几篇教学实录。

可是,一切都是规划罢了,我做得并不好。

这段时间的读书写作,并未让我觉得内心充盈,反倒是多了些恐慌和不知所措。

居家的日子将要结束的时候,我还想着写一写疫情小结。当然,我是没有写出来的。并且,我也是想带学生写一写的,由于没有一个自己觉得可以的思路,也就作罢了。

偶然的机会,翻到了何老师的朋友圈,看到了朱晓平老师的直播。我就点了进去。我发现,他在给粉丝解决困惑时,很多话都贴合我的心理特点。

于是,我就联系了何老师。我与她沟通时,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想法。

跟随品格,有三个目标:

第一,关于个人。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到自己,我可以说出自己无数个缺点,却说不出自己的优点。遇事老纠结。

第二,关于孩子。疫情期间,经过全身心陪伴,我发现,孩子有很多缺点。比如,吃饭时老爱到处乱跑 遇事大哭,见到叔叔阿姨不肯喊。并且,在与他沟通时,我的话会无形中给他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就想要让自己跟随一个机构去学习,长期的,完整的,系统的学下去。

第三,关于工作。在职业成长方面,我觉得,由于压力等各个方面,我的劲头已经拔得差不多了。况且,我也不觉得我有这方面的天赋。

第四,关于成长。在工作受挫的情况下,寻找家庭教育路上更完美的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把它发展成副业,那是我的荣幸,我的福气。如果不可以,我得到了提升,反过来,促进我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比较不错的。

于是,我下载了家慧库,进这款软件看了一下。果然,有所收获,有收获便是好的。

谈到收获,我有了新的体悟。所谓收获,是自己的困惑或疑问得到解答,而不是满嘴的很好很好,却说不出为什么好,哪里好。在这里,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这个词的理解,是我想起济南之行时,邱延昌老师问我有没有收获。

家慧库上的资料。

今天,我又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出了规划:晚上,临睡前,需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1.孩子记录——亲宝宝。

2.生活记录——女生日历(记账)

3.读书打卡。

4.简书。

5.学习强国。

6.微信记录——思想日记。(当天读书的最大的一句收获)如果当天的读书,没有收获很大的句子,可以找《论语》上一句,特意记录。

表扬学生,一周一结,周五总结并发布订阅号。

加入品格,不需要有很大的期待。一个小小的变化,就可以影响你的心情或生活。比如,微信打卡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