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些天,跟学生一起去“劳动实践基地”体验生活。所谓“劳动实践基础”,顾名思义,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里,什么事都得学生自己做,像洗衣做饭啥的,没人可以帮忙。这对于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王子来说,挑战还是很大的。
“实践基地”的范围很大。邻近宿舍楼的一侧,有一片很大的棚户区域,彩钢棚下是一排排的单眼柴火灶,这里是供孩子们学习做饭的地方。看着那满脸烟火色的孩子围着灶台忙碌却连火也打不着,又被浓烟给熏得咳喘连连的狼狈样,说实话,还真有些“于心不忍”啊!回想自己跟他们一样的年龄时,别说生火做饭了,就连一些简单的农活都差不多能帮着父母一起干了。
抬着望向那已不多见的“柴火灶”,心里涌起了一种很特别的感情。从小就跟柴火灶打交道,每天的一日三餐就是从柴火灶里来的。
老家的堂屋右侧,有一间30多平米的小平屋,我们称它为“柴房”。按现在的说法,这就是个厨房。在我们老家,房子的结构大多如斯。厨房是独立的,不能将其安排在正堂房里——尽管堂屋有很多间。一直搞不懂这是为什么。或许是为了“气派”,或许也是因为怕厨房做菜时的油烟味,影响在正堂中的主人的身体健康吧!反正在老家,在“房屋结构”的设计、建造这方面,大家都是很讲究的。
三十多平米的厨房,就算放到现在,那也是足以令人惊叹的了——谁家的厨房有三十平米?
厨房分为南北两侧,中间用木制横格加以间隔。北边的一间,约十个平米左右,这里是专门用来堆放柴草的。这些柴禾都是在入冬之前,大人们从房前屋后的山上砍来并已经晒干了的,随时可以拿来烧火做饭。当然,也有较大一部分,是将粗大的树木截断后劈成条状形、并堆放在柴房里的“柴垛”。被用来做柴垛料的,大多是松木,因为松木里的松节容易引火。而“柴垛”的多少,与主人的家境是否殷实直接相关。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的柴房里,“柴垛”几乎是常年不断的。
在柴房南侧那二十来平米的空间中,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柴火灶”。柴火灶一的边靠墙,顺墙会修筑一道烟囱直通房顶,让柴火燃烧时的浓烟顺着烟囱排向屋外。每天晨昏时刻,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幅浓墨重彩颇具农家特色、颇具生活气息的生动画面自然天成。
一般家庭用的柴火灶,都是双眼的,也就是有两个灶膛的那种。我家也是。只不过这两个锅的作用不一样。外侧的那个灶膛略小一些,用的是“尺八镬”,即镬的直径是“一尺八寸”。这个灶因为灶膛小、聚火旺,火焰温度较高,是家里人用来做菜、做饭的主要工具。与之配套的,有竹子做成的“饭架”。在煮饭时,镬的下层放上米和适量的水,上层放上这种带有宽大间隙的饭架,饭架上可以用来蒸菜、蒸其他五谷杂粮啥的。
除了饭架,还必须得有锅盖。锅盖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直的,像一块平板,上面装有把手。另一种是隆起的,带有一定的高度,主要是在“所蒸的食物高出锅沿”时所用,以防锅内蒸汽外溢。但不管是哪一种,锅盖都是木制的。老家大山里有的是木材,更不缺能工巧匠。所以这些锅盖啥的,看起来都精美绝伦,十足的工艺品。只不过,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
靠墙的一侧,那灶膛的尺寸相对大一点。一般用的是“二尺四”的镬。不过这个镬,平时一般是很少为家人“服务”的。因为灶膛大,聚火散,炉内温度较差,所以它很多时候用来“烧猪食”。在我们年幼时,老家的每家每户,那可都是养有一、两头猪的。虽然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属于是“****尾巴”一类的。但毕竟地处群山密林,天高皇帝远,也没人来管,所以养只猪,或养头牛、几只羊啥的,倒也不是什么问题,也不用担心会不会被举-报……我记得在拙文《没出息》中曾有说过,那时我太爷就养着七、八十只兔子的事……
我家也每年养一只猪,一般情况下会养到年底,然后将其作为“年猪”给宰S了。除了留下少得可怜的猪肉过年用外,绝大多数都是拿来卖的。因为要喂猪,所以每天得去地里打猪草。傍晚时分见老妈挥舞菜刀,粗粗的将猪草剁一下后便推入大锅里,然后在柴垛里抽出一两根木条放入锅底,任其自燃。一般烧到半夜,灶膛内的木柴被燃尽,火焰自然熄灭。也不管这猪食有没有熟透,就可以拿到猪圈里去喂食。
当然,遇到家里的“重大事情”时,也会动用这只大镬。比如年底时要做豆腐,须得用大镬来烧满满一大锅的热水来分离豆浆和豆渣;再比如,家里要做“土烧”(一种用地瓜丝、谷糠、高粱壳经发酵提炼的土制烧酒)时,也必须得用大镬……
在两只镬之间的位置,一般会安装四个容积较小的铁制柱状形水罐,我们老家一带将其称为“汤罐”,每个汤罐同样配置简易的木制罐盖。这些汤罐能充分吸收灶膛内木柴燃烧时的热量,来加热罐内的水。一般情况下,一顿饭菜做好,四个汤罐里的水差不多也就成开水了。就算是寒冷的大冬天,成了不开水,但用来作洗漱的话,这样的温度也是最好不过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对“热量的利用”,还是“炉膛的制作”等,都和书本上的某些“原理”吻合。不得不说,乡村手艺人的技艺水平,堪比能工巧匠。
最早先的柴火灶,是没有“助火器”的,纯粹只是靠炉膛里的柴火自燃来获取热量。后来,人们开始用一根细竹筒来做助火器。将竹筒中间的那些竹节一个个的打通,并在最末端的竹节上开一个很小的小孔。使用时,将小孔一端伸入灶膛,在竹筒的另一端使劲吹气,让灶膛里的火在“风势”的助力下,越燃越旺。
但慢慢发现,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当灶膛内的火势迅速增旺时,如果不及时拿出助火器,很有可能这灶火就直接将竹筒给烧着了。我小时候,家里就烧掉了不止一个的助火器。好在老家从来就不缺竹子,做一个这样的助火器也太容易不过。就算被毁坏了,大不了重做一个。
后来,聪明的人们便开始捣鼓起风箱来。据说这“风箱”的制作,还是受到历史上一张图片的启发。老家有人发现历史书上讲到“宋朝炼铁技术”时,曾使用风箱鼓风,于是便依葫芦画瓢。在经过若干次的实践后,终于大功告成。
制成后的“风箱”,摆放在靠近小镬的一边,通过一条细小的管子与灶膛相连。使用时,用手推拉风箱,让风进入灶膛。这样做,倒比前面所说的吹风助火器的效率,“高多了!”
但问题是,风箱得靠人推拉,还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所以再往后,人们便开始使用鼓风机来助火。一个小型的鼓风机代替了原来风箱的位置,与之相连的,是一条带有启、闭开关的电线。需要使用时,打开开关让风机快速转动,形成风效吹向灶膛。不用时直接关闭电源开关,风机便停止转动……
老家的柴火灶大多是用砖块、水泥垒砌而成。考究一点的家庭,还会在灶台外边贴上一圈白色的磁砖。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家柴房和柴房里的“设备”也在发生着变化。柴火灶慢慢的被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煤气灶、电饭煲一类的新型家用电器。柴火灶慢慢的便退出了历史舞台,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最纯洁的回忆。
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用煤气灶烧的菜,没有柴火灶烧的菜入味;而用电饭煲煮的饭,也不若柴火灶烧出来的饭香甜。特别是用柴火灶做饭时那厚实的“锅盔”,那一份酥脆,那一种醇香,是电饭煲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的“极致”啊!
所以每次回老家,总会情不自禁的回到幼年的堂屋,看一看,坐一下,就算啥事也不做,就那一份满满的回忆,足以让人回味无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