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多提问+不反问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家长要求孩子听话无果,然后爆发一场亲子对抗赛。
但是我们再仔细想一想,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是让孩子适应社会,完成独立?
还是让孩子凡事听话,依赖父母?
肯定是独立,对吧?
但独立意味着什么?
失去依赖,换取力量。
所以听话让孩子总想依赖父母,
而独立意味着主动放弃依赖。
有人就要问:不听家长的,听谁的?难道让孩子想干嘛就干嘛?
这肯定不行。因为家庭和社会的运行,都是有规则的,有规律的。
学习遵守规则就是在适应社会,也是在培养独立能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让孩子遵守我们的要求,而不是遵守规则。
比如:你不让孩子出去玩,不让孩子做家务,只允许在家写作业。
这个是规则吗?不是,这是你的要求。
但等到孩子10岁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要求孩子可能会越来越抗拒。
为什么?因为他们开始寻求自我的独立和成长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想要讲道理教育孩子,却被孩子辩的哑口无言。
为什么?
*因为你的观点,孩子不再信服了。
*你的要求也变得不再那么正当了。
*而他所需要的独立空间还依然被你控制着。
那么争夺的战争,将会不停触发。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再一味的要求孩子听我们的。
需要调整策略,我们要通过启发孩子,来解决问题。
怎么办?很简单:多提问,不反问。
多提问
举例:
在学校里,我一天至少要处理七八件学生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矛盾?
因为该有规则认知,在家庭的规则环境中没有很好的建立。那只能在学校的规则环境中重新建立。
孩子们通常带着自己的认知来进行人际交往。但是如果这个认知有问题,那么社交矛盾就会不断的反复产生。
那怎么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这些规则的存在,以及如何运用呢?
直接告诉他,“你错他对”的结论吗?这样行吗?肯定不行。
为了避免相同逻辑的问题反复发生,就必须提升孩子的规则的认知。
而想提升孩子的认知,就必须先让他们自己想明白。
所以策略就是:不下结论,只提问题。
为什么不能先下结论?
①因为一旦下结论,孩子就停止思考。
②万一不接受结论,就容易产生对抗。
③产生对抗,有可能失去孩子的信任。
所以不能先下结论,我们要先提出问题。提出哪些问题?
1、到底发生了什么?(澄清事实)
2、你为什么这么做?(确认目的)
3、你打算怎么解决?(提出方案)
4、你有什么收获?(提升认知)
我们只需要提问就会启发孩子不断思考。
而启发的结果,就是提升了认知。
不反问
但有一种提问切记不可用的,就是反问句。为什么?举例:
你为什么不写作业?你为什么考的这么差?你为什么又在玩手机?
你看,反问句自带指责,自带答案。就是告诉你,应该这么做。
孩子会想:既然你说我不好,我有问题,那我得自证清白啊。我没你说的那么差。
然后就极有可能发生争吵。
所以反问句绝对不会启发孩子解决问题,只会启发孩子自证清白。
总结:
良好提问能够启发孩子去主动解决问题。而反问只能起到反效果。
其实启发对改善夫妻关系也有帮助哦。
我是汤圆堡,记得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