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吃就吃常食,方圆百里以内出产的食物。
这个我想到了自己,我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河北),嫁给了一个最南方(海南)的人,而后又随老公定居在了浙江(嘉兴)。所以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喜欢吃什么,好像在哪里都吃不习惯,回了老家少了江浙沪的蔬菜,到了江浙沪又想吃河北的面食,海南的食物也不习惯。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到哪里都可以。接下来学会再次“入乡随俗”,在哪里就好好享受哪里的美食。好在现在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孩子小的时候从浙江到海南,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应该就是水土不服。现在去的多了,基本不会了。
2.同一种作物,生长的季节不同,作用也不同。这里讲到了冬笋和春笋的区别,冬笋入肾,春笋入肝。还讲到了三七粉,三七粉入心和肠,会慢慢把小肠里污浊阴寒的东西透出来。因此很多人会觉得发痒。
3.蘑菇是寒性的,鸡肉偏热,怪不得有了小鸡炖蘑菇。
4.黄连喜阴,所以中了热毒,可以喝黄连。
5.饥和饿的区别,饥要吃饱,饿要吃好。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时候肚子不饿,但就是想要嘴巴吃点什么,我们自认为是嘴馋了,但是其实是心需要满足了。
6.睡眠不好的人忌吃鸡肉,可以用酸苦的收敛,比如桑叶。
一起学会养生,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