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带班》第四章“抓作业”中,管建刚老师针对“作业要求怎么安排”提出了分阶段的整体考虑,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及时+工整
后进生:以“及时”为第一要求,“工整”为第二要求。通过作业扣分与考试成绩挂钩的方式激励后进生及时完成作业。
优等生:以“工整”为第一要求,“及时”为第二要求。对于这些学生,工整度往往更容易达到,因此更注重书写和格式的规范。
第二阶段:及时+工整+细致
细致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不犯低级错误;不漏题;答题完整;看清楚题目要求。
培养习惯:通过反复强调和训练,让学生养成细致的习惯,避免因粗心导致的失分。
第三阶段:及时+工整+细致+跑到作业前面
提前完成:鼓励学生提前完成常规作业,如预习作业、背诵等。对于能够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培养自主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管建刚老师这些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分阶段设置作业要求,我能够更精准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
针对后进生:
我尝试将作业扣分与考试成绩挂钩,明确告知学生和家长,作业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这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后进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减少了拖拉现象。
对于优等生:
我更注重书写和格式的规范,通过定期展示优秀作业,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追求更高的书写标准。
1.细致习惯的培养
通过反复强调细致要求,我发现学生在作业中的低级错误明显减少,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有了很大提升。
2.提前完成作业
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作业,对于能够做到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和奖励。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总之,管建刚老师的这些方法让我在作业管理上更加得心应手,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学习习惯也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