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支撑长期行动最终养成习惯?|《微习惯》Day3

今天阅读《微习惯》第三章。

这一章探讨支撑长期行动的两个关键因素:动力和意志力。

在前面一章谈到,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重复这项行为,重复到让大脑基底神经节自然接受,形成潜意识,最终养成习惯。

长期重复,也就是长期有目的的刻意练习,是习惯养成最核心也最艰难的部分。大多数的半途而废都倒在这个部分。

动力和意志力是维持长期行动的两个重要力量。怎么样调动和运用动力和意志力来实现长期坚持呢?

1. 激发动力

动力是股原始的力量,是我们开始一项行动的触发。受榜样、励志书籍和视频、名言警句的激发,我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是我们开始做一件事的动力。

动力很美好,但动力也有局限。

史蒂芬·盖斯在书中分析到,动力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的感受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改变,所以动力并不可靠存在。

健康、外界事件、激素分泌、血糖水平等都能影响人的感受。在人累了、生病了、感觉不在状态时,往往很难激发动力。

类似边界递减效应,热情也会递减。刚开始做一件事的兴奋和热情,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散,动力随之减弱,不足以维持持续行动。

生活中确也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上了一些励志课程(俗称打鸡血)后,感觉充满力量,很有干劲,等那股劲儿过去了,动力没了,行动也随之停止。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因为动力的不稳定和热情递减,史蒂芬·盖斯认为依靠动力不是支撑长期行动的好办法。

2. 培养意志力

意志力是提高克服情绪糟糕或者精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带来的抵触情绪,进而采取行动的能力。

因为意志力是自主意志,相比外部因素激发的动力,意志力更可靠,并按照计划执行。

研究人员对意志力的分析结果指出,意志力损耗的影响因素有,受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管疲劳和血糖水平5个方面。

克服损耗意志力的障碍,培养和提升意志力能帮助人们提升动力,做到长期坚持。

3. 两条腿走路

动力和意志力对长期坚持的作用,在《刻意练习》一书中也有分析。《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与本书作者史蒂芬·盖斯的观点可以说是正好相反。

安德斯·艾利克森认为坚持长期有目的的练习需要不断保持动机,而意志力根本就不存在。

史蒂芬·盖斯看来,动力更多受个人感受影响,不如可以自主培养和控制的意志力来得靠谱。

有讨论就有意义。不用非此即彼,动力和意志力都很重要,他们可以像人的两条腿,互为支撑。

在长期重复练习中,培养意志力克服苦难,弱化停下来的理由;激发动力,增强继续前进的力量。

无论如何,去行动,长期行动,谁知道行动和时间能到我们带到哪里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