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有一个寺庙,传出来一张和尚开宾利的照片。有关方面第一时间出来辟谣说和尚只是给人开车门,车不是他的。结果网友一看不对劲,你这开的是驾驶室的车门,而且驾驶座上没人,总不能是给六娃开车门吧?于是官方赶紧又重新辟谣是代驾开车不认识路,和尚只是过来帮忙代驾停车的。
咱就姑且认为这辆宾利车确实是某个香客的,但你这寺庙的服务还挺周到,安排和尚给人开车门泊车。我们普通人从来没见过,因为他们开不起宾利车。面对达官显贵,金主爸爸方丈都能亲自过来给你念经。你要开辆奥拓,那肯定连山门都进不去,三公里外路边上自己停吧。
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寺庙庵堂,本质上都是一家现代化公司,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信仰变现。说白了和咱们做自媒体的一样,走的是粉丝经济路线。也就是你觉得我念经念的不错,打上一个火箭吧,上到主持,下到沙米,都是朝九晚五上班的,尤其在改开之后,一切都向钱看齐。少林寺大和尚们率先悟道,把文化玩明白了。
少林功夫加唱跳,少林功夫加房地产有没有搞头?当然有搞头,领先全国,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从此这个商业标杆就被推广开来了。那脑壳好使的方丈们就开始融资创业,引入民间资本或者银行贷款。名山大川里的千年古刹就不说了,但凡历史上有过一点名气的寺庙都被翻新重建,搞得金碧堂皇。实在找不到也没关系,请几个民俗专家,翻番地方志,随便编几个故事,三藏法师当年就在这个池塘喝过水,他喝完之后池塘里就开了三朵莲花,然后和文旅部门联手宣传一下。装几个功德箱等着收钱。
就这样赚了钱的黑心老板们就有地方买心安了。没赚到钱的打工仔有地方买个希望。地方政府拉动了文旅,促进了消费,有了GDP,投资方和方丈们赚到了钱,可谓皆大欢喜。这么朝阳的产业出几个富豪那肯定是正常的。要知道少林寺的规模超过大部分上市公司,所以看到和尚开宾利,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只要能理解寺庙是一个服务行业,那就能理解为啥佛渡有钱人开宾利的那是v i p,客户开个门带个驾,那是让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相反你说我自己带把香去庙里烧一烧,就好比你去k t v自带酒水,你觉得那帮子秃驴能有啥好脸色给你?那佛真的能对有钱人吗?
历史上最舍得给佛花钱的就是梁武帝萧炎了。这个大聪明年轻的时候还挺聪明,当上皇帝之后唯一的烦恼就是如何一直当皇帝。长生不老这条路好像不太现实。后来萧炎看了佛经,心里说老子只要虔诚侍奉佛祖,下辈子继续当皇帝。于是萧炎就在拜佛的路上疯狂氪金,给佛祖镀金身,给和尚修寺庙。光在南京附近就修了五百多座寺庙。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讲的就是这事儿。除了基建投资,萧炎也直接捐钱,赏赐大量金银财宝给和尚。并且他本人还亲自跑去庙里出家,逼着大臣们花钱给他赎身。每次从国库里挪用大量经费,这就好比是掏空上市公司给女主播们打赏的行为,最后钱都不够用了,开始铸造铁钱替代铜钱,导致整个国家货币体系都紊乱了。最后侯景叛乱,把萧炎软禁起来,活活饿死氪金玩家,最后也免不了生死不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