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由于季氏两代家主先后去世造成鲁国 “军行” 发生的激变。
首先如前文已经展示过的,在鲁昭公四年末叔孙豹去世前,鲁国六卿排序为:
也即季氏、叔孙氏和子叔氏分别出任 “三有司”。
而三军将、佐配置为:
也即 “季、孟联盟”、叔氏和近支公族各掌一军。
自转年正月起,六卿顺序首先调整为:
这样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不过由于从此 “舍中军” 而只有四卿获得了军行:
此非常类似郑、卫等国在两军制下采用的军行体系,也即奇数诸卿和偶数诸卿各领一军。但是大宗伯和大行人从此彻底失去了 “军行” 也即成为将、佐的机会。他们名义上虽然还是卿,但实质上已经沦为大夫阶层,此类似于晋国叔向所哀叹的 “卿无军行” 现象。而在这前四位拥有依旧拥有 “军行” 的诸卿当中,季、孟各处一军,以避免出现某一军失控而不能掌握情况的局面;子叔氏作为依附于季氏的近支公族而与季孙同掌一军;叔孙氏是唯一的一个不确定性,尽管叔孙婼在季武子一手运作下成为家主,但是其即位后表现的果敢和强悍确实出乎意料。
当然更出乎意料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季悼子在成为季氏家主后很快突然死亡,导致叔孙婼竟然以辈分的优势受 “再命” 而成为上卿:
由于这个变化,叔孙婼的军行也迅速提升(此后我们不再考虑所谓下军大夫的地位,因为这个位置选择余地更大):
如表,鲁国在几个月内连续经历了三位季孙,尽管季孙纥实际上从程序上并没有真正出任过大司徒和上军将,但是我们在表中还是模拟了其履职的情形。调整之后的军行中,全部遭遇过家主突然早亡而导致辈分下降的季、孟两家共掌下军,而立场一贯在 “三桓” 之中较为独立的叔孙氏和具有近支公族背景的子叔氏共掌一军,尽管叔孙昭子和子叔敬子表面上都与季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此变化仍然导致鲁国政权的基本支柱 “季、孟同盟” 濒于瓦解。此不但可能引起鲁国内部的整局动荡,也会使其他诸侯国对于鲁国未来的政治走向产生疑虑。
为了解决这个巨大的潜在矛盾,鲁国在这一年罕见地在秋收之际举行了 “大蒐礼”:
……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左传.昭公八年)
通常来讲,春秋时期各个邦国举行“大蒐”主要在春季:
……臧僖伯谏曰:……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左传.隐公五年)
按照臧僖伯所谓,“蒐” 通常在春季举行,本意指仅搜索并猎取那些还没怀胎的动物作为狩猎对象,但是后来指代通过检阅军队来确定各军将、佐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指挥和命令传达关系。之所以在秋天农忙之际违例举行 “大蒐” 恐怕也是不得不为,因为六卿和两军将、佐格局的变化已经引起诸多非议,所以不能再拖到来年春天。而鲁、莒之间始终处于军事对抗中,两国大战随时可能爆发,必须采取非常手段终止这种混乱以保证军事指挥体系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