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列子写的非常著名的一个寓言,里面讲述了一个看似愚钝的愚公的故事和一个看似聪明的智叟的故事,那么问题就是愚公是否是真的像他的名字一样愚钝,智叟又是否像他的名字一样聪慧呢?
其实愚公之所以要移山,在他自己与智叟的对话之中显现的淋漓尽致,至少问他,你一个人怎么能够搬动整座大山呢?而且你也快死掉了,愚公回答他说,我死了之后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死了之后有我的孙子,我的子子孙孙后代无穷,而这座山却不会增长,何苦这座山最后不会被平定呢?
可以看得出智叟考虑这个问题是从理性的层面去考虑的,他认为愚公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他是一个信奉实用主义的理性主义者,自然也就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最后的结果,没有结果的事情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愚公和他却不在同一个境界之中,愚公已经年且90,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不可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移山这一伟大的志向,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使他继续下去呢?
也许就是他内在生命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吧。一个人活着就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而生,从这个角度讲,愚公就把这一件能造福百姓的,移山的事业,作为了自己在风烛残年的价值,否则已经快到盖棺定论之时,剩下的光阴也只会就此虚度下去。可见愚公真正要移山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自己日后的生命,找到一个安放之所。
这两个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一个人是错的,一个人是对的,而且往往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想治走的答案无疑是正确的,是富有智慧的,因为它能够通过可能性来计算每一件事的可能成功或不可能成功,很多人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有很强判断力的人。
自然列子也就是以一个世俗人的眼光把他叫做了智叟。
而愚公和智叟就不一样了,他看起来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劳作着,在世俗人的眼光中,自然也就是一个很愚钝的人,没有回报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呢?
因为愚公要的回报不是理性层面的回报,这其实仍然是一个自修的境界的问题。
我自己站在一个自修者不断向上的路径中的人,我认为愚公并不是一个愚钝的人或者不是世俗的眼中的愚钝的人。因为只有真正像愚公这样做到能在不管什么时间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意义,也许才是真正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但与之相反,也许智叟的聪慧也只是小聪明了。
正所谓大智若愚是也,愚公之愚,大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