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升学季,无论纸媒新媒自媒,都是铺天盖地发一些抢眼球的新闻。上海幼升小考试考家长,不仅要看家长的学历,还要看家长的体型。哪里哪里的高中生初中生跳楼了,也传说都是归因于考试成绩不好。
不知道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国家开始给中小学生减负,减的是学业负担,减的是书包重量。理论依据估计是从欧美传来的,因为自从改革开放,很多普通百姓也容易出国了,看到了听到了很多国外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了国外孩子学习很轻松这个内容。国外的幼儿园都是玩,不教认字。国外的小学都是很早放学,没有什么家庭作业。而且,统计了多年来中外的各种数据。比如,到了大学以后中外孩子的差别,中国孩子死板不灵活,外国孩子创新能力强。等等等等……最终结论就是,中国孩子从小的应试教育有问题,填鸭式教育把孩子教育傻了。外国的素质教育才是好的。
但是,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典型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典型的拿来主义,没有结合实际的纸上谈兵。
第一,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什么?13亿人口,2016年参加高考人数达到了960万!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与同龄人的竞争,僧多粥少的情况。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考,深圳的中考只能满足不到一半的孩子进入普通高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是人满为患,不断的扩建学校新建学校,班额也不断突破上限,还是不能保证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
第二,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国外不同。国外即使是不上大学,一样有不错的福利制度在做保证。欧美的高福利国家,甚至领救济一样过的很好,一样可以买最新款手机,可以衣食无忧。我们国家,国家都承认了养老不能单纯倚靠国家。而且,想出人头地,第一文凭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敲门砖。
第三,我觉得就是把应试教育妖魔化了。现在的教育是偷奸耍滑了,和应试、素质教育无关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的调动下,家长深恐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够多,在课外大量的帮孩子报了辅导班。学校的名义上是早早放学了,但其实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学习。老师们也很多到各教育辅导机构任教,还可以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
第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混淆了。国外的孩子,除了学习学校的知识之外,常常会做义工、弹琴、绘画……多才多艺,我们会认为这些是素质教育嘛,于是我们现在也都加在孩子身上了。但是,可曾想过,那些国外孩子学这些,其实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他们参加考试面试的必备项目? 常春藤学校看中这些而已。我们眼中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他们的应试教育。
第五,国外的孩子哪里会真正轻松?不提香港这样的压力型城市。就举例子说英国吧。前段时间有个电视节目,是说五个中国老师到英国一所公立学校开展中国式教育。中间当然是很多老外孩子跟不上中国老师节奏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老师带的班级成绩提高了一大截。主要想说的是:英国一所著名私立学校校长说,如果这些中国老师来我们学校教书不会失望,因为这里也是学习氛围很紧张。其实外国人的公立学校本来就只是提供最基础的教育,只要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就好了。真正的严格教育在私立学校。而我们国家的公立学校也是严格教育!
看过BBC拍摄的《7.14.21.28……》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结论是国外的阶层固定了,各层之间很难流动 。除了因为父母的层次不同接触的社会关系不同之外。有没有发现从小各阶层孩子接受的教育就已经完全不同?穷人家孩子从小玩到大,中途还有可能辍学,中产阶级孩子学习中规中矩。富有阶层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私立学校教育,学习拉丁文、看《times》、培养思考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所谓的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是殊途同归,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明智的。有个前提条件,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