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乖的高一生活马上要结束了,虽然她自己的状态和我俩的关系是这些年中最好的,还是有不少遗憾想说一说。说出来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如果有更多小龄段的家长朋友们能看到,在您的育儿路上就少走些弯路,少些遗憾。
说说遗憾吧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我特别希望:
我的孩子
骨子里有一股不屈不挠、淡定从容的自信,她喜欢自己,能做负责任的决定。
热爱阅读,哪怕成绩不拔尖,但阅读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
喜欢新鲜事物,愿意走出去,对生活充满热情。
今天的她,在困难和压力下时有沮丧,对自己有时信心满怀,也常伴有不确定。陌生场合,能不去则不去,假期宅家,约场电影都困难。说到阅读,看上去因为高中学业没有多余的时间,事实是不热爱,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自信、热爱阅读、对世界充满热情,作为家长,是不是也是您想要的?
这些特质看似和学习无关,却极大影响着孩子面对学习的态度,影响当下,更影响一生的幸福。若能把力气花在这几件事上,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是持久的,也有能力创造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很遗憾,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或者准确地说,我并没有去思考,我培养孩子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我的所言所行离目标是更近还是更远。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做这三件事。
是的,最近我一直会涌上这样的念头,如果小乖还小,我一定会做这三件事。如果她现在是3岁、5岁,哪怕七八岁,这三件事若能做起来,想想,都觉得美好。
❤️允许,更多地允许。
允许她的想法,允许她的尝试,允许她的奇思妙想,允许她的情绪。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诉求就可以被允许,行为就要被支持。
比如:在她读幼儿园的某个夏天,她喜欢穿的一条裙子,每天起床都要穿它。而当时,我们想尽办法说服引导,只顾着提醒她别人会笑话你怎么都不换衣服,却没有欣赏她对美的追求,更没想过支持她的选择,再买一件。
再比如:她的无数次“妈妈,我要...”,得到的回应大多是“不行!不可以!”好像否定已经成为习惯性用语,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很多年后,我还困惑,每次我说什么,她大多回应“不要”,某天我突然意识到,她“遗传”了我的回应模式。
是啊,一个时常被拒绝的孩子,也很难学会友善地面对他人。一个常年被否定的孩子,或者“对外攻击”叛逆对抗,或者“对内攻击”自责讨好,这都不是我们希望孩子长成的样子呀。好在,好在我觉察我改变。从孩子五年级开始调整,终于,我们都可以好好面对彼此,好好说话。
你可能会说,那明明不能答应的事儿要怎么允许?
孩子咳嗽想吃冰激凌,“哦,你想吃冰激凌啊,这么热的天能吃个冰激凌真的很美好!只是......”吃冰激凌不被允许,但她渴望的情绪要被认同。
被允许的孩子,才会对自己有更多的确定,才有更稳定的自尊水平,更高的自我价值感。
❤️放学回家,总有家人等着Ta。
几年前,和闺蜜聊起育儿。她说,因为儿子,她放弃了很多机会,选择做一线老师。因为,“我儿最大。只要儿子回家,我一定在家。”一桌饭菜,一屋子的温暖。现在,在康奈尔大学读大三的儿子已经在准备研究生考试了,闺蜜也开始在事业上有了更多的承担和成果。
当下听完,我并没有太深刻的体会,我只在想,我的工作性质和你不同,我做不到。直到过去这一年,小乖高中住校,我们没有太多相处的时间,一周只是区区的30小时。距离产生美,短缺让我们都更珍惜。我和爸爸约定,不论多忙,我们都亲自车接车送。周末,我们尽可能不安排出差和工作,最少留一个人在家陪她,做她爱吃的,绝不让她一个人点外卖守着家。
只是这样一个决定,我和爸爸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话多了,兴致更高了,学习更主动了,和我们的关系更和谐了。安定、连接、信任、自信,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她在一点点改变,变得更绽放。周末,更多的时间是她自己一个人在房间,但只要家里有妈妈在,有爸爸在,孩子内心就多一份安宁。
在她幼儿园时期,校车到小区,接她的永远是阿姨。上小学,放学回家时常是自己一个人。再后来,小学四年级我们领养了布丁,大多是她和布丁相伴。现在想想,都觉得孤单。和那些每天有爸爸妈妈接送陪伴的娃来说,大概在她眼里,爸爸妈妈不爱她吧。以前我们只认为,我们忙工作,孩子独立,也不是坏事儿,却忽略了,比独立更重要的是安宁,有了安定才会有真正的独立。
家长朋友们,如果可以,请一定选择孩子回家的时候,打开门的瞬间,有暖暖的灯光、可口的饭菜,爱Ta的家人等着Ta。
❤️陪她走世界,如果做不到,那就陪她读书看世界。
连做一餐晚饭等着孩子回家我都没有做到,更不用说陪她走世界了。过去这些年,也陪她走了三四个国家,七八座城市,对于祖国的大美山河,差得太多,对于孩子的成长体验,远远不够。
幼儿园觉得太小带着麻烦,小学你可能太忙没有时间,到了中学你想带她可能不乐意,即便愿意时间也很有限,到了高中,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别嫌麻烦,能带上就带上。别只顾着工作忽略了娃,再忙也要把走世界的时间留出来。趁假期,一城两城三四城,不嫌多。实在走不了,去不成,那就留个周末给孩子吧。哪怕留不出整个周末,也要每周留给他们半小时,读个故事读本好书。
毕淑敏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是的,我一直认为,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成长方式,没有之一。3-6岁是阅读黄金期,7-12岁是白银期,12岁以上就是破铜烂铁期,爹妈想使劲儿,都难。别说12岁,今天的孩子,10岁就不好干预了。
记得小乖在七八岁时,每天中午自己回家,吃过午饭看绘本,一摞一摞地看。我天真地以为,阅读这件事儿人自己已经养成习惯,没我啥事儿,其实不然。没有引导、没有激发、没有陪伴、没有趁热打铁,随着学业增加,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加上手机的出现,主动阅读几乎不再有。错过了,再推动,是真的难!你看,好好的阅读启蒙,就这样被我错过了。
而今,她的阅读只为做题考学,对生活也缺了些求知的欲望和热情。真是遗憾,却已无从下手。
前些天,好朋友留言说,今年暑假,计划带女儿周游全国。我真的很喜悦,为这个7岁的娃,为这个有见地的妈妈。
实话,我们能陪孩子的时间并不长,如果Ta还小,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