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于永正老师在《儿童的语文》第一辑“于永正论语文教学”第六篇“备课断想”中,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了备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备课。他强调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提出了以下几点核心观点:

1. 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于老师指出,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和教案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深入钻研教材:于老师认为,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他提倡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教法和学法,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

3. 重视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于老师强调,教学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师应预设多种教学方案,以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4. 备课要注重实践性:于老师提倡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写作、朗读、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5. 反思与改进:于老师认为,备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于永正老师在“备课断想”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为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以下是我结合实际教学的一些具体应用:

1. 深入了解学生:在备课时,我通过课前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前,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点,于是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了海洋生物的趣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时,我更加注重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不仅分析了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还思考如何通过朗读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表达能力。同时,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设计。例如,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我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很高,于是适当延长了讨论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灵活调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确保了教学效果。

4. 注重实践性教学:在备课时,我设计了更多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写作实践,学生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还提升了写作能力。

5. 及时反思与改进:每节课后,我都会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例如,在一次公开课后,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节奏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于是,我在后续的教学中调整了教学节奏,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互动环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于永正老师关于备课的观点。备课不仅是对教材的准备,更是对学生和教学过程的思考。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并在教学中灵活调整、注重实践、及时反思,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5年6月12日(阅读打卡第141天) 阅读书目:《新父母孕育新世界》 今日阅读:150-192页 我的摘录:...
    sansankou阅读 18评论 0 0
  • 1.《筑梦乌托邦,逐光向未来》 作者:刘佳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804班的XXX。今天,...
    梅家班阅读 234评论 0 1
  • 期末复习教学反思: 不足: 部分学生对“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仍模糊,需加强实物操作(如分纸片、画图)。 ...
    王歌阅读 25评论 0 0
  • 读完吴松超所著《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中第7条“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我收获颇丰。教后记的核心应聚焦于如...
    柳雪依依阅读 73评论 0 2
  • 机器学习在智能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人工智能与复合材料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迅速发展,...
    满木悦阅读 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