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模型
沟通模型(或者沟通模式)[百度百科]: 用于解释沟通过程和分析沟通形式(即解释信息传递过程)的理论假说。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沟通模型强调传递信息者到受者的单向流程。
这个模型中的每一个元素有起到了一些作用。 无论你主要依靠人际沟通、电子邮件、书面文案还是其他形式的信息传递来与同事、员工和客户建立联系,都无关紧要。通过保持商务沟通的优雅、专业和清晰,区分商务沟通和日常沟通是很重要的。
让我们讨论几个沟通中的陷阱,这样我们理解怎样更好的应对:
分心
在一个多任务处理和互联网工具无处不在的时代(微信,QQ等),当你试图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时,可能真的很难得到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当你把注意力交给别人(甚至是你面前的任务)时,也很难有意识地避免分心。
在分心的影响下,发送者(Sender)和接收者(Reciever)不能很高效的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
使用大家不熟悉的词汇
技术人员的大忌。 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通过自己认为熟悉和理解的词汇进行叙述。不要假设你的听众总是能理解你的意图和意思。一定要考虑好场景,提供有用的背景信息或上下文的回顾,说话要慢而清晰。
对应沟通模型中, 如果发送者 使用一些技术/业务术语 (假设接收者对你的技术和业务不熟悉),就相当于在沟通的消息(message)中对信息进行了 加密或者混淆(noise), 接收者很难解开你所描述的内容。 这个沟通需要更多信息术语的解释。 对于跨技术和行业的沟通,尽量使用通用的,大家理解的事物去代替你要描述的关键词汇和流程。
通过电子邮件就重要问题进行沟通
当一个决定需要做出,一个截止日期需要满足, 或者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电子邮件可不是理想的方式来沟通。首先,邮件没有真正的体现紧迫性。不管你在主题行中写什么,也不管你是否将邮件标记或标记为紧急。如果它是如此重要(如果你想确保它被理解和及时处理),你应该立即一个电话或面对面进行沟通。
一些工作约定,保证有效的会议
在会议(培训)引导的开始阶段,往往引导师需要跟与会者共同制定会议(培训)公约。 如果是引导师自己制定的公约其实大家并不认同和很好的遵守,如果是参与者一起制定的,大家遵守的情况会更好。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制定的公约,一定要保证遵守,尤其在第一次有人违反公约的时候。
如果是团队的日常会议,就需要参与者与管理者共同遵守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