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积极沟通,让我想起了之前在我们县公益辅导中心对因为家长进行的心理辅导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次的咨询多么有效果,但是后续这位家长多次打电话让我给他的孩子进行辅导,让我感知到了我的咨询在他这里起到了效果(公益辅导中心有按时值班的人员轮流值班,后期并没有排我的班,所以他找不到我。)。
回想一下,当天这位家长跟我所说的他的案例,其实我也有进行积极的回应当他来到这里之后,首先,热情的迎接。按照规定,我们有让他签署保密协议解保密协议的要点,给他安排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去进行沟通来,一来,以为母亲的对于心理咨询的陌生以及担忧就一下子打消了。
我们俩开始沟通的时候,我们对于事情有了共同一致的目标感,就是帮助他的女儿战胜对学校的焦虑,引起对身体疾病的消除,让她重返校园是因为我需要做记录,为下一次接待这位母亲的咨询师留下一些记录。所以我每次当他说完之后,我都会在咨询记录表上进行记录方式对于,他的一些着重描述的点,我都会反复去确认。这时候,我们就用到了刨根问底这个技巧。嗯,首先在前半部分进行对对于这件整件事情的细致的罗列,他的原因和表述现象。因为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经过了解完了之后,我们就开始两个人共同确认这位母亲的自信目标这位母亲的咨询目标是想着帮助她的女儿战胜厌学情绪,重返校园。那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来,围绕这些去寻找。在这个刨根问底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以及技术,让这位母亲重述孩子在幼年到中学这一阶段所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的紧迫性,我们是比较简短的,可是这位母亲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母亲我问他,你觉得你在,童年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多吗?你有控制他的倾向吗?这几个问题下来之后,这位母亲突然有点儿失控,她认为孩子的这些过程好像集中的围绕在跟他的关系的确立上,后期他的自选目标就转向了我,该如何和我的孩子友好相处。在那里,认真的倾听他和他女儿的这些相处的事件,以及对于某一个重大事件的分析。在这里边儿,这位母亲不断的去向自己找原因。他觉得很可能孩子现在的这种表现不仅是有孩子自身的原因,还有他的原因。这个母亲不断的向求知,可是因为时间的有限性,所以导致我们无法在一次咨询中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预约了第二天的咨询他带领着他的女儿来这里边进行咨询
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结果。但是因为我们公益辅导中心有每天有按时排班的值班儿人员,我并不在第二天的咨询师名单上。虽然说他请求我第二天给他的女儿进行咨询,但是因为孩子突然生病,不能临时过来给他们进行咨询,所以我就拜托同事,也就是当天值班的老师,为他讲解清楚之后,对他进行咨询
可能他们当天咨询的效果并不是他那么良好,这个母亲后期又给我打了几次电话,想让我去给他的孩子咨询可是因为我并非职业的医师,我也并不可能在我们公益咨询中心之外接咨询,等过完年之后再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