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直播间里第2个连线的女人,让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院长对她说的话也像是在说我:任性、盲目自信、固执、控制欲强、严厉、不温柔、不温暖,这就是曾经的我。(其实我现在依然存在这些,只不过强度弱了些。说实话,几年前我做的不如这个家长,她比我做的好多了,我的任性言行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
站在今天通过投射看望过去的自己,我内心很受触动。我终于清晰的看到了,5年前我是什么样子,孩子是什么样子,我把家过成什么样子。我也好感恩,5年后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状态。
我与老公一起在听直播,当听到连线中的家庭状态时,我就问老公:儿子在上八年级的时候,咱家是不是这个样子,我是不是当时的状态?老公说:简直是一模一样。我俩都在反省当时的做法。同时要又好后怕如果不是我俩走在学习的路上,也许不会有今天的状态。
一、案例陈述。
女儿九年级,偷偷买手机,玩手机,整天进屋反锁着门。妈妈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孩子对学习很对抗,成绩越来越不好,高中都不一定考上,妈妈把女儿屋里里的锁都卸了,不准孩子反锁门,孩子给妈妈不说话、拒绝沟通。
二、分析问题。
1、妈妈把生活过得一团糟,首先对自己要做个梳理。
①作为一个女人,目前最重要的是团结老公,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孩子养育,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②孩子小时候很听话,妈妈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出问题,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很优秀,对教育孩子盲目自信,所以孩子出问题也是对妈妈盲目自信的惩罚,妈妈难受也是正常的。
③出现问题后,妈妈急于想改变现状,改变孩子却没那本事,其实改变自己就已经很难了,改变别人更不容易。(这是现实)
④通过诸多生活细节,看出妈妈是一个固执,任性,控制欲强,且严厉,不温柔的妈妈,自以为是的坚持自己的想法。
人的想法错的时候,行为就容易错误,事情的结果更容易错误。(调整认知很重要)
2、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沟通困难,逃避不沟通,抗拒等。
当你觉得与孩子沟通费劲的时候,孩子也觉得与你沟通费劲;当你觉得与孩子在一起累的时候,孩子跟你在一起也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的相处中的感受也是相互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①遇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妈妈在孩子手机管理方面动的心思太多了,在妈妈的严密监管和逼迫下,孩子玩手机的招也更多了。孩子的很多招包括撒谎都是家长逼出来的,你越逼得紧,他的应对能力越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家长应该简单些,坦诚些,直接些,孩子也少了一些撒谎和对抗。
②与孩子在一起,让孩子多说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感受,多听孩子说,要让孩子的语言量超过家长的语言量。
如果孩子不说怎么办?可以换话题,降低标准,也可以让孩子点头摇头。
3、让家庭温暖起来。
①妈妈最先需要温暖的是老公,收拾布置好家庭,关心老公这个人。
你先去心疼老公,老公才有可能心疼你,而不是一味的渴求老公的心疼。(想得到,先付出。谁让咱不满意现状呢,咱就要勇敢的走出第1步,而不要总指望对方的改变。)
②从妈妈的角色关心孩子温暖孩子,像老母鸡孵小鸡一样,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行为上三位一体的关心爱护孩子。
把孩子的心捂热了,情感才能流动起来,孩子才会愿意跟你说话,你才能更加见识到这个真实的孩子。
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耐心 ,需要学习。
20220218叶雪白每日一省1765
让你回头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教你成长的,从来不是书籍,而是体验;
让你转变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