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这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我们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你是如何了解自己的,又是如何了解他人的?你知道如何衡量一个人吗?你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你最失败的经验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从五个方面入手谈谈“自我”。它也就是每个人身上所蕴含的特征:“自我的五个维度”。
1、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就代表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越结实;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
2、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代表一个人就越容易及时调整;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越会固守着自己的自我;
3、自我的疆界。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4、自我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滂湃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5、自我的组织力。一个人能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每个维度说起。
首先说说自我稳定性,自我稳定性,即在关系中,一个人如何能守住自己的自我不崩塌。
自我灵活度呢,即在关系中如何能敏感地感知到对方并调整自我。就是一个人自我的感性程度。如果一个人够感性,他的自我就像是流动灵活的,可以敏感地感知外部世界,及时做出种种调整。
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灵活度,像是一对对立的概念。最好的状态是,一个人既有高自我稳定性,又有高自我灵活度。
自我的力量很好理解,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中,蕴含着的力量。
自我的疆界,则是讲的一个人的自我可以伸展开的空间。自我疆界小的人,他的自我只能笼罩一个很小的地方,而自我疆界大的人,他的自我,能伸展得更宽广。
如果从关系的角度去考量这一对维度,那么,可以这样说: 自我的力量,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我”本来就具备的力量;而自我的疆界,讲的是一个人对“你”的感知和态度,这个你指的就是外界。
自我疆界的概念比较有趣,也值得多解释一下。如果一个人将外界感知为敌意的,那么他就会倾向于缩小自己的疆界。
接下来我们用自我疆界的概念,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些人死活不愿意去旅游。我相信有些人会遇到这个问题——现在是暑假假期,你可能兴致勃勃地计划去一个美好的地方度假,然而,你就是拉不动你的伴侣,或你的父母。
他们在生活中大多都是好人,有点封闭、被动、消极,对旅游缺乏兴趣,如果你硬把他们拉到了旅游胜地,你也会发现,他们不去看风景,不去品尝美食,不去尝试有趣的事情,而是更喜欢在房间里呆着,或者一直看手机,对你的计划缺乏热情,还时不时说些扫兴的话。
这其实是因为,他们自我的疆界不够。他们觉得,只有在自己家的地盘上,才能伸展自己的自我。而有的人甚至在家里,都不能伸展自己,而是让自己和手机、书籍、报纸、网络、股票捆在一起,他们的自我只能延伸到这儿。
至于家以外的广阔世界,他们有敌意的感知。他们觉得外部世界是不够友好的,他们不能在外部世界很好地做自己,这会导致,他们在不习惯的外部世界里生活都得使劲,这会让他们很累。
虽然他们并没有积极地去做什么,但因为一直在使劲,这份使劲就连他们自己也不能很好地觉知到,于是在陌生的世界里,他们总是很累。这样的表现会让积极主动的你感到非常不理解,你发现,你在奔跑,你在筹划,你比这个被动消极的家人做了更多的事,为什么你都不累,而这个没怎么做事的人,却总是喊累呢?因为,你的自我疆界更为宽广,你到了一个新地盘,你有要占领的欲望,至少你觉得,在这个新世界里,你是能基本控制局面的,所以你不紧张,而是兴奋。和新鲜事物或人建立起新的关系,都让你感觉,你的自我变得更饱满。
至于自我力量,就是一个很直观的概念了,都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但自我力量这个维度,是一个根本性指标,特别是你要识人用人的话,你需要好好考量它。
我发现,一个人的自我力量,好像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有汹涌澎湃的力量,那么这股力量会一直存在。问题仅仅在于,这股力量能不能被驯服,然后被驾驭。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力量是比较弱的,那么你也很难指望,他会迸发出“洪荒之力”。
用人的时候,应该把自我力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力量偏弱,那么你给他太重的任务,他可能承受不住这份重量。相反,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自我力量,而你又愿意给对方试错的空间,那么可以期待,这个人经过各种淬炼之后,会胜任这份工作。
比起自我力量,自我疆界,是一个容易改变的因素。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自我疆界太过于狭窄,你想拓展它,那么,可以好好去觉知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敌意感知,也可以不断尝试换各种新环境,去和这些新环境中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你能建立起真实的良好关系时,你头脑和潜意识中的想象的敌意关系,就被改变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第五个维度“自我的组织力”。
自我组织力,指的是自我重组的能力。在自我的五个维度中,堪称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详细来说,自我组织力就是,当一个人的自我在高压下感觉要散架的时候,或者被击溃而瓦解的时候,能不能重新地组织起来。
自我组织力最高的表现是,哪怕自我还没有被重创,但一旦认识到,自己固有的人格结构不大对,就能主动地重构自我。
自我组织力的表现有一个流行词汇——叫“认知迭代”。自我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自我能不能“迭代”,能不能“升维”,取决于自我组织力的强弱。
自我组织力,还有一个含义相近的词语叫“自我疗愈力”。意思就是自我疗愈力高的人,能够从重大的打击中更好地痊愈。
孔子说,人分成三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这句话的大意是:生来就知晓“道”的人,是人上人;经过学习和实践之后,才知晓“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急于学习和实践的人,是再次一等的人。当然人分为上等,中等和下等是不对的。
什么意思呢?我从自我组织力这个维度来解释一下:
自我组织力最高的人,也许会是孔子说的第一种境界,他们天然地在追求自我的升维,让自己可以非常好地适应环境,不断地尝试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然而,多数人,哪怕是那些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大师,都是第三种境界——“困而学之”。譬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本来的人际关系能力非常差,但他却提出了“关系疗法”,也就是把咨询关系放到第一位、技术第二位的疗法,可以说,他们发现自己的自我被困于某一点之后,他们会不断地去突破、去认识,所以成为了这一方面的大师。
对于多数人而言,自我组织力最有价值的表现正是当我们处于高压环境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自我组织力差的人,在高压下,会担心自我瓦解,于是尽力地去维护自恋,这时候他就只能听得进去满足自恋的信息,而排斥伤害自恋的信息。因此,他就看不到事情真相,所以会失去判断力,并做出错误选择。
所以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你就得注意,你跟随的领导,有没有高自我组织力,在危机状态下,他的心理能量是维护自恋去了,还是一直能清醒地活在真实中。
.......举例说明
前面讲了很多故事,说明了自我组织力,会导致一个人在高压状态下截然不同的表现。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个概念呢?
首先,要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不要和人性较劲,那些很容易有压力的环境,不适合自我组织力差的人。看到自我组织力差的人,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于自我组织力高的人,则可以多去冲击他们,和他们建立起结实深度的关系,也可以给他们各种重任。
讲完“五个维度的自我”,就像开门见山一般的,把我们直接暴露在“大路上”。在这条路上, 有人兴奋,有人焦虑,有人沉默,有人坚毅等等,不一而足,不过,我们其实都一样的,只是被猝不及防的推上了路。上了路,就深刻体会了各自的界限,自我的疆域是界限的范围,自我的力量是界限的强度,自我的灵活性是界限的清晰度,自我的稳定性是界限的结构,自我的组织力则是界限的“反脆弱性”(借用一下塔勒布的观点)。
现在我们对于自我的界限有了更清楚的感受,地理上的范围,身体上的敏感,心理上的韧性,像是让我们在上路前做的“装备”整理,以防在路上掉队都不自知。既然装备检查完毕,那我们就上路吧。唯有迎头迈步,才是成为“英雄”的姿势。最后愿我们都是走在成长路上的自我。
在这里我们衍生一下五大理论,它则是通过对描述人格的词汇的统计分析而提出的。研究者通过复杂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人格的五个特质,这五个特质,组合在一起,对人格有完整的解释力,而每个特质,在统计学上又有最大的独立性,即不同特质的相互掺杂性是最低的。
这五个特质分别是:
外倾性,即外向和内向;
神经质,即情绪稳定性;
开放性,富于想象与变化,还是务实与墨守成规;
宜人性,热心信任,还是无情多疑;
尽责性,有序、谨慎细心、自律,还是无序、粗心大意与意志薄弱。
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从内向、外向划分人的特质,它仅是完整五大人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