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
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同甘共苦,我们一贯重视这种家族式的信赖关系。这是京瓷员工携手并进的出发点。这种家族式的关系,使员工们互存感谢之心,相互体谅,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成为做好工作的基础。正因为像家族一样,当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无条件地互相帮助,甚至个人的私事也能像家人那样相互交谈。我们所说的"以心为本的经营",也可以说,就是指重视这种家族式关系的经营。
该条目与前文所述的"以心为本的经营"正好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在创业初期,我曾非常迷惘,不知道该如何经营企业。当时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条件,我的技术实力还处于平庸水平。公司资金也只有合伙人拼凑的300万日元和他们向银行借的1000万日元。在那样的状况下,我拼命寻找能够依靠的"救命稻草"。通过反复思索,我觉得只有团结全体员工,依靠"人心"去开创事业。但仅靠"人心"这种抽象概念,还是让当时的我感到不安,于是我又想:"最能团结和凝聚人心的因素是什么?"最后,我想到了"家族的纽带"。父母与孩子,兄弟与姐妹,即便利益关系发生冲突,彼此还是会互相帮助。因此,我开始倡导大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然而,企业与家庭的性质截然不同。企业家对于公司的责任是有限的;而家庭成员之间"血浓于水",具有"生死与共"的无限责任。即便如此,为了抚平当时自己心中的不安,我仍然向员工大声宣布:"咱们要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在创业初期,我对企业经营一窍不通,心生烦恼和怯意,于是拼命寻找寄托。结果便有了大家族主义的想法。追本溯源,这原本是我为了树立企业家自信的一种手段,但如今回想起来,自己的确是"歪打正着"。我认为,企业规模越小,就越应该导入这种经营思想。本条目的中心思想是企业人际关系。不要把企业的人际关系视为利益相反的劳资关系﹣﹣企业家与受雇者、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应该在公司内构建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般的和谐关系。以这种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便能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然而,大家族式经营也会导致一个新问题﹣﹣娇惯。所谓娇惯,即一种基于家族温情的依赖思想﹣-"大家不是像兄弟姐妹一样吗?大家不是像父母孩子一样吗?犯点儿错有什么关系?"诚然,"亲如一家地互相帮助"、"无话不谈,畅所欲言"是非常理想的企业人际关系,但只要稍有偏颇,"互相帮助"就可能变质为"互相撒娇",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削弱企业竞争力。接下来,我会阐述"贯彻实力主义"的条目。它的意义就在于避免让大家族主义沦为对员工的盲目娇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