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不是因为优秀了才鼓励,而是因为鼓励了才优秀
常态下,孩子好的行为占85%左右,不好的行为占15%左右,这是随时鼓励的依据。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鼓励的优点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
反思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如上学迟到是因为赖床,而赖床是由于前一天晚上拖延上床时间,那么按时睡觉,问题就解决了。
定期反思需要有理有据,是为了改善,而不是为了完美。如果孩子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暂时还达不到你的要求,也不要紧逼不放,有些问题需要多次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让孩子理解。
如果正处于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愿和家长深度沟通,需要你设计合适的反思场景。你可以在长时间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找到机会,如周末一起郊游、一起看电影等。
鼓励和反思的是行为而不是人,所以,建立规则和标准是鼓励和反思的基础。
鼓励目标
学龄前:鼓励孩子培养专注力,让他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5~8岁:鼓励孩子多多尝试,这有利于发现他的潜能。
初中:鼓励孩子有担当、有勇气、有责任意识。
鼓励策略
可以使用手势、表情和词汇。譬如,鼓励孩子专心致志的词语有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手不释卷、一丝不苟、目不斜视、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一心一意等,家庭成员要熟悉这些词语,交替使用。
只要孩子出现好的行为,就马上鼓励,不分时间、地点、场合。
反思频率
小学一年级因为是起始年级,出现的问题较多,可以一周两次;二到五年级,一周一次;六七年级,两周一次;八九年级,一个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