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三,【站桩养正】的老师发扬优良教学传统,继续为太乙桩学员们开设交流互动直播课,已成为每周例课,并且学习群始终不散,老师们一直这样陪伴着大家。
老师将集中讲解和示范站桩中的关窍和小功法。同时,老师与学员答疑解惑,调桩交流,带功练习,桩友分享站桩体悟心得,直播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受到学员欢迎。
4月26日晚间,由王JIanbo老师主持了太乙桩互动交流课。
王老师首先带功练习了活肩和甩肩小功法,然后大家一起站桩,最后为桩友答疑解惑。
温故而知新。重复是学习之母、精进之道。
现将直播的主要内容做一梳理和归纳,这也是一次深度学习和自我督促的方式。其中的精彩观点也被提炼出来。
一、带功演示小功法
1. 活肩(200个):尽量往上提肩,同时腰背也要动起来,先往前转,最大幅度放松去体认,感觉脊柱也被带起来了。做得幅度大小不同,感觉也会不同。
保持自然呼吸。肩膀转动一圈为一次,连续转100次,再往后转100次。
注意:肩膀带动胳膊去动。开始慢一点,尽量体认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
2. 甩肩(指天画地200个):双臂举起,自然向上,然后落肩,最后再自由落下手臂。凡是上焦的问题就多做甩肩。看着很简单,但它的力量挺大的。
注意:手臂落下不用力,头不要乱晃动。
手臂落下时的响声是里面的筋在响,当筋的抖弹力足够大时,自然就会发生响声。
二、古语和精彩观点
1. 通常,站桩中的问题出在放松不好。只要认识到它了,就会逐渐放松。
2. 为了体认放松,还需要许多动功的辅助练习。
3. 首先肌肉要放松,就变得内壮,即筋腱的强壮,筋膜的腾起。虽然肌肉摸起来很软,但需要有爆发力时,力就传导得很快。
4. 只要静下心来练日日功,以前的疑问就会慢慢消失。尤其是还没有关照到紧的部位,比如大关节的放松,还需要多练多体认。
5. 身上有600多块肌肉,200多个关节,站桩时都会自动调整。
6. 只有骨正筋柔,气才能更好地通。
7. 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其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8. 除了常规的拉地筋以外,在身体尽量保持中正下,可以交替抬起左右脚尖,用前脚掌勾起拍打地面,这样可练习脚面和足弓的力量,体认大小腿前侧的拉伸。
9. 不要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关注自己身上,不能走神。
10. 不要追求某一种状态,而是追求好好地练。
11. 练功不求功,有心练无心求。
12. 神足不思眠。当你睡不着时,不一定是真的失眠,而是所需的睡眠时间变少了,要顺其自然。
13. 站桩,除了让你安静下来,还能让你干净,排出体内浊邪。比如,起血泡,淤青,湿疹,排药毒,排病气等。
14. 能者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答疑解惑
1. 独立守身桩,膝盖是微曲,还是直的?
答:膝盖是自然直立的。只要骨盆回到正位,不要前附,也不要后仰,保持头、腰胯、膝盖和涌泉在一直线上。一般膝盖的问题,多是腰胯问题。
2. 站桩时身体发抖,特别是双脚?
答:没关系。是你这部分筋膜被激活了,是长功夫的时候。多做活肩和甩肩。
3. 总觉得眼睛平视久不能下巴微收,或者下巴微收了却眼皮往下了?
答:这是肩的问题。把肩先提起来,然后再垂直落下,让肩胛骨贴住脊柱。
4. 站太乙桩睡着了?
答:是神不足,可以休息了。趁着精气神好的时候站桩。
5. 拉地筋多少时间好?
答:自己每天定一个量,100个或10分钟。
6. 腰疼怎么办?
答:先发照片看看。如果桩架没问题,就是在通里面。
7. 下三焦不通,如何锻炼?
答:多做拉地筋。
8. 站桩中,左鼻流清鼻涕?
答:在排肺浊。
9. 松腰坐胯一直做不到位?
答:这部分有非常多的筋,包括盆腔底,会阴,肛门。而且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不容易松开。多练习吧,要么每天定量200个,要么定时15分钟。松活不开,什么都做不太到位。
10. 我找不到心,不知道啥是心如止水?
答:先放松,以松入静。强迫自己跟着口令走,让放松哪里就放松哪里,不要走神。
11. 舌抵上腭,一不小心就掉下来?
答:没关系。当气足了,自然会贴合上。
12. 气上了鼻梁,总下不来?
答:没关系。有时在通这个地方。不要总关注这里。
13. 为何现在站桩不出汗?是不是功夫倒退了?
答:不一定。有时候在半小时左右有微热,但后来就消失了,这是身体气血循环需要30分钟左右的缘故。不要追求某一状态,而是要追求练好功。
14. 为什么后背总是冒凉气?啥时候冒完?
答:说明身体比较寒。不知道什么时候排完。
15. 固气养元时,怎么关照双掌心和丹田?
答:意念关照。
16. 头顶好像有人在提着头发?
答:很好呀。
17. 脚不稳,是身体虚吗?
答:是因为没松开。
18. 双腿的腘窝处,感觉筋特别疼和紧?
答:多拍打此处,多放松。
四、我的收获和行动
1. 学会了放松小腿前肌肉的小功法。
王老师演示过程中,我也跟练,感觉确实小腿前侧又酸又热,说明拉伸到此处了,这种热的感觉对我很稀罕,很喜欢。
2. 强化了对小功法重要性认识。
以前做桩前小功法练习还不够,还需要加强练习。因为身体局部的松活,对整个身体气脉疏通会更有利。
3. 尽量保证每天一刻钟的桩前小功法练习。
把小功法当作站桩前的必须项目,无论是量上还是时间上,都要做足做够。当然,要时刻保持练功的心态和身姿。功夫上身练为先,行立坐卧皆是功。
最后,以王老师用于解释松腰坐胯的一句话来结尾:
虽然关注到了脊柱的上下抻拉,但脊柱周围还是紧的,向两侧放松的意识还要多练,让骶骨向下沉的同时,左右两侧都松开,这样松腰坐胯就能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