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学校组织了秋游活动,白马涧龙池。我作为随队老师,和三4班的孩子们一路同行。从踏上大巴车的那一刻开始,孩子们的兴奋就写在了脸上,仿佛这趟旅程不仅是走出校园,更是奔向期待已久的大自然。
抵达白马涧时,清晨的山间空气格外清爽。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踏上石阶,一路观赏着山水交融的景色。水声潺潺,林木葱郁,孩子们时不时停下脚步,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老师,这里像不像童话里的森林?”有学生拉着我的手问。我笑着点头,也被他们的想象力深深感染。
一路上,我们一起寻找不同颜色的落叶、观察水中的金鱼大鹅,拍照记录独属于秋季的美好。山风中,孩子们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那瞬间,我真切地感受到自然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力量——亲近自然,就是亲近生命本身。
然而,秋天的天气总是带着几分调皮。下午刚吃过午饭,天空便迅速阴沉下来,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雨点开始落下。孩子们最初还有些失望,原本的活动计划不得不提前收束,我们紧急组织大家穿上雨衣,有序返程。
但就在这样略显匆忙的场景中,我看到了另外一种“成长”的模样。孩子们相互提醒着拉好雨帽、注意脚下湿滑的台阶;有的小男孩主动扶着身边个子较小的同学慢慢下山;还有学生问我:“老师,你有带伞吗?不然和我一起吧!”一个个细小的举动,都在秋雨中变得格外温暖。
回到车上,雨刷不断摆动,孩子们也渐渐安静下来。有人靠着窗,看着模糊的景色出神;也有人轻声说着刚才看到的瀑布、岩石、植物……虽然旅程被打断,但他们的眼睛里依旧闪着亮光。
我忽然意识到,教育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活动本身是否完整,而在于孩子们在变化中学会适应、在不如意中依旧能发现快乐,在风雨里也能与他人并肩前行。
这场秋游虽然有遗憾,却也因为这场雨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温度。秋天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收获,还有成长;而孩子们教会我的,是用最纯真的心去感受生活所有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