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的一个目标是完成对几个人生关键课题的主题阅读,第一个主题就是“学习”。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对于某些学科和技能的学习。升级学习方法论的重要性,对生活与工作,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关于”学习“这个课题的主题阅读,第一个阅读材料是许岑老师的《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
一、重述知识
高效学习的定义
许岑老师关于高效学习的定义是:”以解决一个生活或工作中的难题为目的,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时间、注意力,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段,掌握一门技能或学科。当然,这个过程免不了勤加练习,可能会需要名师的指导。
适合自己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得把我们需要学习方法分一下类: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不同的技能、知识需要采用不同学习方法。
自然主义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模仿,它适合那些注重文本,表面上看起来的的那个样子的技能或知识。如语言、书法、乐器。结构主义的目的为的是创造。一门知识或学科以创造为目的,需要弄懂现象下的本质原理,具有一个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则适合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如数学、计算机等等。
在学习速度和效率上,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避免无效的学习;第二个是采用更好的学习方法使学习从有效变成高效。关于第二个阶段,怎样才是更好的学习方法呢,就是要把大的学习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细节进行练习,不着眼于全局的学习。
设定目标——用任务驱动学习
人们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另一个是外部驱动。外部驱动指的是完成某样任务后能获得某样奖励。兴趣不是可控的,成年人学习不应用兴趣驱动,应该用任务驱动,没有任务主动制造任务。任务驱动包括生活中的任务驱动、职业中职业强迫,以教为学等等。
重点提一下职业强迫和以教为学,职业强迫,就是职业要求,但是如果我的职业没有要求我去学习这样的技能,那将如何?这时你要有一种心态,你在开创一番事业,你在聘请自己;想清楚自己的学习要完成什么实际目标。以教为学,即是目的,也是手段,一方面,以教为学给我们制定了一个任务,另一方面,以教为学,让我们学得更好。
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拖延
人人都有拖延,只要你拖延的事对你影响不大,你可以按时完成一些事,就不要夸大拖延对你学习和生活的阻碍。对待学习中的拖延,一是在战略上,是要给自己设置一个真正严峻的任务,然后设定小目标,一个一个突破,形成惯性;二是在选择上,先逐渐学习技巧性强的东西,增强自己的信心后,再去学习那些结构性、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东西。
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
方法对了之后,接下来拼的是专注力。讲讲在生活中训练专注力。平常的衣食住行并不能训练专注力,但在生活中营造仪式感,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专注力。那如何提升呢?
1、学习工具买贵的,达到让自己心疼的程度,这样就不敢怠慢学习;另一方面,买贵的东西,让自己没钱去买更多的东西,少即是多,更少的东西带来更好的专注力。
2、吃饭要专注,好好吃饭,尽量吃点好的。
3、在学习工作环境中,使用射灯。
4、保证睡眠质量。
切入点——要去到哪里,从哪里开始
设定目标一定要设定一个有效的目标,不要设定今天学会这个,明天可能有用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要设定明确的目标,比如我们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把“学好编程“定为目标,远不如设定”做出一个具体的网页、小软件“为目标来得更有效。
设定完目标后,接着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对于适合自然主义方法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直奔大师(最终目标),不必从基础开始。比如你学习英语的明确目标是为了外国友人交流,那直接从日常口语开始,而不是死抱着《新概念》抠语法、词汇;学习吉他的明确目标是学会某首你感兴趣的曲子,直接从你最感兴趣那首曲子开始模仿,这样既有任务驱动,又有兴趣,是个更好的切入点。
直奔最终目标,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对最终目标的了解,减少怯场,让人走得更远。
给自己制造反馈
学习要有效,一定要有反馈。以反馈此形成一个闭环,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在自学,没人教给你反馈的情况下,我们要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要有输出才有反馈。一定要有输出后,才能在自己成果、输出中发现问题。当你学到一些东西后,一定要想办法讲出来,或者应用出来,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制造反馈有几种方法,1、制造文字类反馈,对于重要的资料、文字,写一份摘要。2、制造语音类反馈,给自己录音。3、制造肢体类反馈,给自己录像。这三种方法足以给我们大部分学习制造反馈。
怎样突破学习瓶颈
学习瓶颈的突破上,有四个方面可以去考虑:心态、范围、专注。要明确那一个因素需要去改善。
心态上,不要总盯着总的目标, 把注意力放在局部的优化上。比如打游戏,不要纠结于总的得分,专注在每一局的输赢上。比如打游戏,不关注最后的总分,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局的输赢上。
范围上,无法突破瓶颈可能是涉猎范围不够所致,需要不断积累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学习某样乐器,需要欣赏大量的优秀乐曲,带来美感、感觉上的突破。
专注上,无法突破瓶颈可能是专注度不够的问题,这时需要我们进行取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以提升专注力。比如做数学卷子,把一部分题目舍弃,以获得对另一部分可得分题目的专注。
二、我的思考
首先谈谈许岑老师这门课的适用边界,整门课是基于一个前提假设:学习方法转变后,一个人的学习效率会更高,会进入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所有关于讲学习方法的课程或者书籍,基本都建立在这个假设上。所以,在改进个人的学习方法论前,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自己的努力程度、投入程度足够吗。
每个人的学习问题其实是一个系统问题,跟一个人大脑的操作系统,自律,身体状况等都有关系。许岑老师这门课主要谈及了学习系统中的几个关键点:学习方法、目标设定、克服拖延、训练专注、寻找切入点、制造反馈、突破瓶颈。
其中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两点,训练专注上,通过生活来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另外一点是在寻找切入点上,直奔大事,不必从基础开始;读研这半年对这一点很有感触,以前学习某样编程语言,都是从最基本的变量、语法开始学起,一步一步来。实验室的师兄说不用这样,学完大概的语法学习后,直接找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例程来看,看不懂再回过头来补基础,或知道该语块作用后,直接略去。发现这样学习,虽然基础可能不够扎实,但因为直奔主题,兴趣和动力一开始就被点燃,加上这样一开始对所解决的问题有宏观了解,不拘于细节,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因此,这个建议也适用于某些结构性的知识或技能。
把握这几个关键点,我们就可以针对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创造一套适合自己的、可控、可升级的学习套路。
这套学习套路可以大致简述如下,在开始学习前,针对学习的知识或技能,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设定明确目标,用任务来驱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好的切入点,时时加强任务的严峻性来克服拖延,主动制造反馈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在遇到学习瓶颈时,可以考虑从心态、涉猎范围、取舍三方面来突破瓶颈;在学习之外,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仪式感,训练自己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