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心理学的角度分为很多种,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主观知识,客观知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今天看书看到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感觉非常的适用于自己。
考过特岗招教的老师对于这两个名词应该是不陌生的,可能知识遗忘了,但是我们都学过这个,所谓的陈述性知识,就是“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的一种描述,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就是陈述性知识,是what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关于how的,是“怎么做”的知识,去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比如说用乘法口诀解决计算题这样的。
在现实的生活中,陈述性知识为我们执行某个程序提供了信息,例如,我们知道,水开了后要把我关掉,如何知道水是否烧开,需要运用到陈述性知识。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解决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我们用一个数学公式解决应用题,这个解题的步骤就是程序性知识,数学公式就是陈述性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例如,炒菜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是等锅热了倒油,然后放入葱姜蒜等调料,闻到香味后倒入青菜,炒至8分熟,放入生抽,鸡精,然后盛出,这个过程进行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要知道什么时候锅就是热了,什么时候就是八分熟,头脑中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我们看到厨师做饭就会觉得好简单,结果轮到自己上手,就翻车了,味道还是和大厨做出来的不一样。
“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一看似乎很明白,但是如果不能表演出来,那么所谓的明白就是假相,而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动作结构。
我们上优质课也是,看别的老师讲的很流利,很顺畅,自己私底下去模仿,感觉流程也都熟悉了,句子也记住了,但是一上台就发现,总是会磕磕跘跘的。想象的和实际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有的时候我们把这些叫做眼高手低,,但是用心理学的知识而言,就是没有深入了解动作的结构。
要有意识的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首先我们的学习材料一定要是有意义的,是具有逻辑关系的,我们在教学中,都是会有有个导入环节,这个导入就是随便的吗?不是,一定是要和本堂课有相关的,是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
其次,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形成概念,例如我们讲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如果仅仅给学生念一遍对可数名词的定义,学生不能搞清楚,但是如果采用正例,比如拿苹果,梨进行举例,他们就是可数名词,他们是可以用来计数的,相对应的,不可数,如水,果汁,就是不可数名词,是不可以计数的,采用概念的下位,先讲下位,再提出概念。
最后,程序性知识回答的是怎么做的问题,想要怎么做变得很熟练,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没有练习,储存在记忆中的只是命题,我们现在的课堂就是教师讲的很多,虽然一直在课改,但是依然存在,多练也并不是要进行题海战术,而是适度适量的操作练习。
实际上,我们都迫切的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有技巧的练习是一定要进行的,教学是,读书是,写作是,不要光说不练假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