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了一张模拟试卷,批改时有些生气,有一个班的学生22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得了分,而且还不是满分。试卷批改完,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评讲这一张卷子?于是我对试卷前边的选择题和后面的非选择题做了一下分析,又对学生的出错原因做了分析,考虑到22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专题(此专题是河南中考必考内容每年都考,占中考7分左右),于是我决定今天上午的两节课给九七九六两班只讲这一个问题,把前边选择题中有关的知识纳入这个专题之中,再给学生进行其它方面的拓展。
上课时我首先分析了同学们的做题情况,把同学们出错的原因和做试卷的优缺点进行了讲解,然后把本节课老师要讲一个题的原因向大家简单介绍,我说如果这一节课你能把这一个问题弄清楚,这节课就算没有白听,把一个问题弄清楚了就是进步,之后就开始了讲课。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自己下课后我的调查,我发现这节课是非常的有效果,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题方法。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变化,不要小看一个小问题,不要放过一个小问题,要向细节要分数,要向细心要分数,要向方法要分数。
担任九六和九七两个班的课有将近两个月了,两个月来,通过上课、批改试卷、与学生座谈等方式,对本届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了解的深入,逐渐意识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确实应该提上日程,这里介绍两件事:
第一件:上次和常主任共同召开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第一次特优生会议,常主任在讲话时说到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当常主任问同学们鸿鹄是什么意思时,同学们没有一个回答正确的,虽然《陈涉世家》这篇文章还没有学,但是“鸿鹄之志”这个词应该有学生知道什么意思呀,但是没有,一个都没有,我无语,常主任无语。
第二件:在给九六班学生上课讲到周恩来的魅力外交时,我谈到由于周恩来在世界外交上的卓越贡献,当周总理去世时,连联合国都降半旗致哀,这时同学们问了我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问题“老师,降半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我又费了一番口舌讲“降半旗”的含义。
这两件事看似小事,其实暴露了孩子们读书之少,知识面之窄的缺点,除此之外,同其他老师讨论现在的孩子阅读能力时,老师也是连连摇头,鉴于此,我们平时在上课是要有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练习,不管是评讲试卷还是讲授新课,都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这样的方式进行练习,在我们的学校硬件还没有达到让学生通过图书馆、阅览室进行系统阅读的时候,我们老师要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