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门遇到了两件事,都是原来单位的同事,一次是在公交车上,一次是在医院里。
先说公交车上的遇见吧。我先上的车,坐在最前面,公交车都是前门上客,能看见每一位上车的人。突然一位熟悉的中年人映入眼帘,这不是我们厂的同事小牛吗?但我察觉到他目光在回避,为了避免尴尬,我也就没有打招呼——我明白他肯定也认出我来了。
小牛原先是我们厂的库工,负责电器库的管理。我们厂的库工是全厂收入最低的工种,一个月也就三千多,最高时超四千出头。库房管理是相对清闲的岗位,平时库房里也很安静,对身体欠佳的职工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岗位。有一次节日前,厂里处理了一批废旧电缆,大部分都装车运走了,但门口留下了一些电缆头。下班时,小牛没注意,直接把门封了。直到封门后,他才发现库房门口散落着一些电缆头。电缆头不能随便乱扔,于是他把电缆头放进塑料袋,顺便放到电动车后座,本想着先找个地方放起来,等过完节上班后再处理。结果不知怎么鬼使神差,他忘了这件事,还把电缆头带到了厂门口,被门卫发现了。这一下怎么也解释不清了——说实话,那几个铝合金电缆头,就算卖钱也没人要,小牛更绝不会干这种事。但无论怎样解释都没用,他终究是踩到了红线上。最后小牛被调离了原岗位,后来具体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去医院开药时,我碰上了曾经的徒弟小贾。他今年三十多岁,已经当了多年的天车车间主任。天车车间的前两任主任,皆因安全事故被撤职。小贾以前跟着我学习压下控制系统,学习认真、勤学好问,不仅尊重师傅和同事,还善于与人交往,工作热情也很高。电气自动化车间的大学生很多,后来他却坚决要求调去天车车间。天车车间则相对而言技术含量不高,设备也比较单一,处理设备故障的难度不大,而且车间管理人员里没有一个大学生,但有一条硬规矩:绝不能出任何安全事故。
我们厂过去十几年发生的大型安全事故,都与天车相关,比如天车吊运重物坠落致人伤亡、天车送电击伤正在母线上作业的油漆工等事故。这两次严重事故的处理结果,都是从上到下一撸到底:厂长、科长、车间主任、安全员、调运工及天车司机等,全部被调离原工作岗位,有的撤职,有的降职。小贾作为有多年工龄的年轻人,紧跟时代要求,刻苦钻研安全技术与相关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无论是推行先进的安全理念、抓车间管理,还是在技术钻研上,他都走在前列,在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深得厂领导赏识。不到三十岁时,他就被提拔为天车车间主任,至今已任职八年。从他上任起,天车车间始终保持安全事故零记录,我相信小贾一定会干得越来越好。
库工的工作看似普通,但若涉及物资,便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绝不能私自占用。这就像汽车闯红灯,必然要接受惩罚。
天车车间作为运行车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保障自身安全、他人安全,还是设备正常运行,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厂里有两条重中之重的红线:一是安全,二是物资管理。必须时刻小心谨慎、警钟长鸣,绝不能触碰。一旦触碰,个人乃至他人的命运都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甚至让人悔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