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那天孩子小叔,小婶约了朋友,他们一早要回城里了,我们在吃早饭时,闲聊天。
说起来了以前孩子小时候,我和我老公几乎每周都会带闺女出去玩儿时,那会儿每次也都带着她姑姑家的孩子一起去,那会儿玩了好些地方。
姑姑家没车,孩子比我们闺女大四岁,基本上寒暑假都在我家,因为离得不远,知道我们周末会出去玩儿,基本每周也都来。
后来,孩子二叔家孩子大点了,我们也想带孩子一起出去玩,可是她二叔不愿意,怕出危险,不放心。后来就带孩子出去过一次,还是她爸爸跟着,后来就没出去过了。
时间过得真快,姑姑家的孩子都大学毕业了,我们这个都上大一了,二叔家的孩子也该中考了。
说到这,她小婶说,姑姑今年春节没回来,孩子给你拜年了吗?我说,没有呀!接着,孩子小婶有点尬,就换了个话题。
吃完饭,孩子小叔,小婶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开车走了。我在屋里收拾东西,想起这事儿了,和我妈妈唠叨唠叨 。
我说,我每年过年即使不回家,也会主动给我舅舅,舅妈打电话拜个年啥的,这些年了,这个习惯一直没变过。今天她小婶说这话,听着这意思,肯定是她姑姑家孩子给她小舅妈拜年了,没给她打电话。
我妈妈劝我说,天生孩子,估计没想着这事儿,家长不提醒,孩子也没注意吧!我想想也是,这个春节,我闺女也没给姑姑,姑父拜年,我凭啥争人家给不给自己这个舅妈拜年呢!
孩子在家门口上了四年大学,也没来家里过。她舅舅一直说让她来,她一次都没来过。我那会儿是单休,工作也忙,倒也没主动让老公去接过孩子。她去过她小舅家一次,还是她小舅妈再三让她去,她才去的。
中午老公回来,我和他说,姑姑家的孩子给他打电话拜年了吗?我老公说,没有。我说,今天她小婶早上吃饭时问我,说她姑姑家孩子给我打电话拜年了吗?我说,没有。估计是孩子给她打电话拜年了,要不,她不会这样问,是吧。
老公说,这孩子现在毕业半年了,开始说拿双学士,根本就没学,后来说考研,也没考上,现在毕业了,说考公务员,三十晚上,家里人网上拜年,我问她姑姑,孩子咋样了,她姑姑说不知道,她不想说,我也就没问。
老公接着说,平时都不联系,过节也不打个电话,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以后这找工作的事,我也就不操心了,别等用着我再找我。
她姑姑家的孩子原来初中上了一个重点初中,不好好学习,结果,中考成绩不好,本来应该上个普通高中,可她姑姑天天给我老公打电话,让她哥哥帮忙想办法,一天早中晚三个电话,照老公的话说,她姑姑不疯,我老公都被她逼疯了。
后来我老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关系,给孩子弄到一个重点高中上学,因为这事儿,给我老公帮忙的朋友得罪了好几个朋友。大家都托他帮忙,他都没帮。
孩子上学不好好学,逃学,交男朋友,在校园勾肩搭背招摇过市 被校主任找家长,要开除,这些事儿,都是我老公去平的。
后来在高三一年,孩子知道好好学了,高考成绩还不错,虽说没上重点大学,但还是考上了一本,孩子姑姑一家特别高兴,请全家人吃了顿饭,带着孩子去给当初帮忙的人送了一份礼,也算还了人情。
她们哪里知道,我老公花了多少钱,送了多少礼,当然,他不说,人家肯定不会知道,这事儿都是家里人的事,做舅舅的也是应该的。
记得小时候,我上中专,因为成绩卡在线上,能走,也可能走不了,是在学校当教导主任的老叔帮忙联系的学校;我家两个妹妹毕业,为了能离家近些,是妈妈那边的姨舅帮忙安排的工作。
这些人都是亲戚,我们这些忙可帮可不帮,人家愿意帮你,一是人家热心,二是家里关系处得好,平时走动比较勤,多联系,自然有感情。在中国,好些地方不是花钱就肯定能办事的,这点一定要记住。
当初说大学毕业,不想找工作,一直都在惦记公务员,她哪里知道,公务员考试好考,可也得走关系呀!好干的,高薪的公务员多少关系户盯着呢。
她二叔家里条件不好,我们从来没有小看过他们,我多次利用过节约他们回家吃饭,从收拾屋子,采购,到做饭,洗涮,收拾都不攀着他们,就是想给家人一起聚聚的机会,我老公看着兄弟姐妹,孩子们在一起开心,我也高兴。
家里过年,从来都是我老公和我把东西都准备好了,他们直接来就能开饭,孩子二叔二婶,每次都是再三叫过来,才会来。每次来,都客气的带箱水果,带盒茶叶,就和去外人家串门一样。
我和孩子小婶说过这事儿,她小婶说,过年对二叔家来说花销大,你不让人家带,人家肯定不会舒服,她挺理解他们的。
我在想,我逼人家了?你家日子紧张,我带着你们一起过节,就图一个热闹,你还拉一把退几步,自己人给你当回事,外人谁会给你当回事儿呀!
不管你是自卑还是自傲,你孩子不能也这样吧,你从老家那继承来得这些,已经影响了你的社交,你还有必要继续往下传承,影响你的孩子吗?现在这社会,房顶扒门的日子,不适合了。
亲情得有呀!不走动哪里会有亲情,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呢!自己家的亲兄弟都这样,将来孩子们这堂兄妹,姑表亲就更没戏来往了吧!
我们小时候,我家的条件在我爸爸这边兄弟四个中也不好,但是我妈妈经常带我们去串个门,家长聊聊天,孩子们玩会儿,有时也会请人家来家里玩,我妈妈经常说,多走动,会亲。
现在,我们这辈人都四五十岁了,我们这些堂兄妹们见面还是如小时候一样亲,虽说各忙各的,不咋见面,但平时,年,节的问候都还是有的。过年,我们会去给叔伯拜年,哥哥,姐姐们也会主动来看我妈妈。
如今我问我闺女,你姐姐给你打电话了吗?闺女说,我们没联系。说的和陌生人一样,这可是小时候一起长大了的,在我们孩子的心里,姑姑就是个名称,偶尔冒个泡泡。
我和闺女说,今年春节你姐姐没给你爸爸拜年不对,咱们没给姑姑姑父拜年也不对,明年咱们先给姑姑姑父拜年,记住了吗。
我们闺女这批孩子家里都是一个,将来父母走了,这姑表亲,姨娘亲,堂兄妹都是最亲的人了。
我还是得多组织大家,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