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在海口生活,从2012年开始习练瑜伽,2017年底开始接触阿斯汤伽。她学习阿汤的过程颇为坎坷,起起落落,但始终想到阿汤的源头去探寻一番。
今年2月,她在Ins上刷到了阿汤掌门人巴厘岛工作坊的信息,当时她无法确认自己的行程,就迟迟没有报名。等到6月初,她的日常工作已安排得七七八八,她觉得去巴厘岛可以成行了,但离工作坊只有不到两周了,时间有点紧迫。谁想到,要订机票的时候才发现她的护照居然过期了,只好去补办新护照。
一般申请新护照都需要7-10个工作日,若是如此,她的巴厘岛之行就要泡汤了。Alice直接给国内移民局的领导写了申请,包括申请加急护照的理由、行程的日期、出行的目的等。奇迹般地,她顺利拿到了特批的加急护照。
护照这关过了,后面还有一关在等着她。由于她报名的时间已经临近工作坊的日期,主办方告诉她,工作坊的名额已满,她可以飞过去,选择drop in,也就是候补席位,若临时有空位,便可以进去练习。对此,她心里有点打鼓,怎么都觉得drop in有些冒险。
在她多次不懈的邮件沟通后,主办方中的一位授权老师跟她最终确定了3天的drop in名额,其他三天需要早到现场做好登记,按登记次序等待当天的drop in,只是请她当场再支付门票,这虽然让Alice仍有小忐忑,但她还是义务反顾准备出发了。到了巴厘岛,她发现每天上课前主办方都会到教室里组织同学挪近垫子,空出更多的位置,以便更多同学可以有机会进入教室加入练习。对此安排,所有练习者们都会积极配合。
由于此次巴厘岛之行是临时挤出来的时间,安排出来的行程,也没有同伴,往返是一个人,一切安排她都要靠自己。考虑到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有限,她开始在一些阿汤群里寻找同去巴厘岛的小伙伴,询问巴厘岛落地签的政策、核酸证明等相关信息。那些群里的小伙伴跟Alice都是纯网友,大家的共同之处是同为阿汤练习者,于是,他们热情地分享了很多出入境、订酒店的信息以及当地的注意事项。她的内心可以说是暖暖的。
当万事具备时,就只差出发了。带着期待,Alice一个人背着她的瑜伽垫,踏上了前往巴厘岛的征途,也离她心底的小目标又近了一些。
尽管掌门人6天的工作坊只包含6天的一序列口令课与3天的二序列口令课,外加一次Conference(分享会),但这对于她想确认自己的练习方向,去面对面看看掌门人的状态,实地感受在课堂上,他通过语言、行为想传递给练习者什么样的信息来说,足够了。
Alice之所以有这些想法,与她2019年去印度的一次游学经历相关。当时,她去了瑞诗凯诗,上了当地几位瑜伽老师的瑜伽课程。他们都是练习了几十年瑜伽,而后成为瑜伽分享者,在当地租民房开yoga shala(瑜伽练习室)。他们的课程内容都很有个人特点,虽然已年迈,在课程上很有活力,有很强分享瑜伽的热情,滔滔不绝,富有感染力。她最大的感受是老师们的课程很接地气,他们把体式当成一个工具,再通过体式教给学生更深的知识,即对瑜伽的认知。这让她的感触颇深,因为在国内瑜伽市场,老师多半只是在教学生怎么摆动作,很少对瑜伽有更深层的思考。
到底Alice与众多阿汤练习者会跟掌门人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且看后续掌门人巴厘岛工作坊的故事。
PS:这篇文章很像一个引子,看起来没有太多跟阿汤练习相关的信息,但我却很喜欢Alice的坦诚分享,特别是描述行程准备的仓促与曲折。最为打动我的是,尽管困难重重,但她却临危不乱,一步步地寻找解决方案,并最终跨越所有障碍,飞到巴厘岛见到掌门人。我能说,这其实也反映了一位阿汤练习者的智慧吗?若是练瑜伽只能强健体魄,把体式做得666,我总觉得那错过了瑜伽的精髓。我以为瑜伽应该可以让人更从容地工作和生活,也许这份“从容”就可以在Alice的故事上体现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