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早上九点至十点钟,我与五十多名小学生一起,在县图书馆里共浴书香,我给他们上了一堂以《领先一步、领读一生,人人争做“领读者”》为主题的阅读课,这批来自城关小学、滨河小学、板桥中心小学、张掖南关小学等多所小学的孩子们,思维活跃,聪明可爱,回答问题颇有成年人风范,有板有眼,让人喜欢,令人开心,和他们在一起,不觉忘了年龄。时间就像藏在黑暗中的手,在不经意间,一小时的课便转瞬即逝了。都说时光催人老,我言夏日胜春朝。岁月本就不沧桑,童趣自在你心上。时间的快慢,幸福的多少,不在于时间和幸福本身,在于你和谁在一起。
七月悄然而逝,八月盈盈而来。在这岁月交替之日,在第98个“八一”建军节庆祝之日,我们用我们独有的方式向“最可爱的人”送去祝福。为此,我特意向孩子们讲述了2020年6月份,发生在中印边界线上的那段军事冲突。那日,印军无视中方警告,悍然越过中越边界线,团长祁发宝在冲突中被印军用棍棒敲击头部,血流不止,昏迷过去。营长陈红军冲前施救,被砸断十指,英勇牺牲。战士陈祥榕为保护营长,也血洒疆场。后来,人们在整理陈祥榕日记时发现日记中有一段清秀的字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真情告白,至今成为指引我们奋斗的座佑铭。团长祁发宝康复后,记者采访时,他说:“站在没有边界的国土上,我们就是移动的界碑。”多么令人心暖、自豪的报国壮语啊!一句“我们就是移动的界碑”不知感动和鼓舞了多少炎黄子孙的心。我每讲这段“中国故事”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鼻翼酸楚又义愤填膺的感觉。今天,我们之所以能生活在一个平安而幸福的国度中,正是有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等这样的一大批最可爱的人时刻守护着边疆,才让我们的家园海晏河清、安宁吉祥。
讲完这段英雄的故事,我们才进入正题。我的讲课完全采用问答模式,引导孩子们思考、作答,让他们有事可做,而不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样的话,灌输式传授知识只能让孩子们渐渐失去飞翔的意识和能力。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是自我内驱力、主动性喷涌的过程,而非强逼学、强输入、强牵引。在我的引导与启发中,孩子们一个个勇敢地举起了小手,并以“自我介绍+问题作答”的句式回应着我,回应着全场的眼神。良师益友、亲朋好友,“领读者”是目标、也是榜样,……一串串珍珠般的答案从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中传递到了图书馆一楼大厅的每一个每落,童心荡漾在书丛,书香浸润着童心,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埋头读书的未来,这是一幅多么珍贵的画面啊,在这个人工智能霸屏的时代,能有这么一群“读书人”,在这方脆弱的文化绿舟里深耕着领读的理想,难能可贵,又珍稀如宝。
接下来,我展示了我曾经的学生读书之后智做的思维导图,《海底两万里》《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幅幅设计精致、内容丰富的思维导图,将名著的内容精炼又清晰呈现在大家眼前,让孩子们学到了最有境界的读书方法。我自私地认为,思维导图是目前人们把书读薄、把自己读厚的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这也是我在临泽四中大力推广的原因之一,以期让孩子们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思维、审美思维、实用思维。读书,沉浸式阅读,整本书阅读,都离不开对书中内容的归整,这样才能把点状的知识串为线性的认识,最终形成多元的思维。
讲课最后,我让孩子们用两分钟的时间背诵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一诗,目的有三。一是启发孩子们“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二是训练一下孩子们的瞬时记忆力。三是让这节课画上一个拓展性、高阶式的句号。背诵时间到了,有五六个孩子举起了小手,其中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一字不差、一句不卡地把该诗读背了出来,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也是醉了,能有如此后生,怎可不畏?
最后,我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作结,号召孩子们争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新时代“领读者”,为全民阅读源源不断注入青春力量。
自板桥之后,这五年来,首次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讲课,着实有点忐忑。今日,我切实体验到了面对他们必须躬身交流的重要,也满满地感受到了忘年之交的现实存在,那是一种刚入童年的感觉,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惧无畏。
年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