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小六老师拆解的是《断舍离》这本书。
里面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三点:买买买背后的心理原因、进行断舍离的好处、如何进行断舍离。
01 为什么买买买?
那是我们心理上的本性驱使,我们的神经网络喜欢追求刺激 、差异。
就像每次我很饿的时候,我到了餐馆就会点很多菜,生怕自己吃不饱,但结果总会吃不完。
小六老师说,这是进入了一种从获取到厌倦的死循环当中了。
刚开始觉得新鲜的东西,吃多了就会厌倦,想要去换另一种口味,如此一直循环下去。所以饿了去点菜,肯定会点很多,而这做法往往是错误的。
02 进行断舍离的好处
当你开始去扔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缩小了对物品喜好的范围时,你的情绪会发生变化,这种直接的行动可以改变想法。
就像我原本会给自己制定很多的计划,会想着报很多课程,觉得很多东西我都想要学,一样都不想落下。
可是执行下来,我会发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还会出现坚持不了的情况或者是草草完成了任务而已,自己并没有从中收获到什么。
正是因为这样,我会觉得烦躁,各种情绪一涌而上。
直到我开始去一样一样的删减我的目标,尽可能的减到最少,只把一样作为主要目标,别的作为偶尔的娱乐或者辅助性学习。
在那之后,我每天都觉得很轻松,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就完成得很好,也能一直坚持下来。
额外的每日金句也每天都坚持下来了,因为主要的目标就一个,而这个每日金句难度小且有趣,就这样在愉快的心态下得到完成。
通过目标删减的实践,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不见得每样东西都要去学,只做好一件事,反而还能让自己愉快地把别的事也做好来。
张德芬说过,当你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你要断。你要跳离现在的幸福,舍弃现在的舒适区,去找寻更好的幸福,那是一种离的愉悦的状态。
03如何进行断舍离
①以当下的自我为时间轴。
东西在必须时才购入,不要觉得未来可能需要而购入,这一点我之前一直还没能做到,在以后我会试着去实践看看效果的。
对于公众号跟微博,我现在每天只会看我超级关注的对象所发表的内容。
②要有分类思维。
从简单场所开始整理,如冰箱、鞋柜,这也是整理你做过的每一个选择的一个过程,会提高你的幸福指数。
时间上要限定时间去完成 ,从那些容易扔掉的东西开始扔,并对物品说“对不起”“谢谢”。
对于一分钟之内还无法选择扔掉还是留下的物品,给个期限,如果还想起,想要就拿回来,否则就可以扔掉啦。
③阅读以自我为中心。
听课时不一定要全部记得说了什么,而是自己能去实践什么。就像猫叔说的,听课时应该写的是践行笔记。
对于买买买背后的心理原因、进行断舍离的好处、如何进行断舍离这三点的深入理解之后,再进行断舍离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爱自己的东西,达到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