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一、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
是全身性的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人到老年,随着激素、代谢水平的改变,机体对钙的利用率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单位体积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 女:男之比约为2:1。
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疼痛 驼背 身高变矮
三、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性别:女性风险高于男;年龄:风险呈龄性改变;脆性骨折家族史
2、营养:钙、蛋白质、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易发生骨质疏松
3、体重及体型:体重过低、身体偏瘦易患骨质疏松
4、激素水平:早绝经、雌激素或睾丸素缺乏易患骨质疏松
5、缺乏体力活动或长期卧床、缺乏光照
6、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类固醇、过量甲状腺激素
7、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糖尿病
8、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过量碳酸饮料、浓茶
四、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避免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五、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误区
1、“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认为:补钙首选骨头汤,为验证这
个观点,有人做了个试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5公斤水,在高压锅内熬10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而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达到200多毫克,远远高于
一碗骨头汤。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预防骨质疏松要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注意饮食多样化,少食油腻和含脂肪多的食品。
2、防治骨质疏松补钙越多越好
人体骨骼需要钙,并非越多越好,最好每晚服用一次钙剂常晒太阳勤服用一次钙剂常晒太阳勤运动远离骨质疏松
钙剂,以抵消夜间低血钙,防止因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素的过度分泌,造成骨骼分解和骨吸收的过程加快。但单纯补钙并不能被人体吸收,必须同时服用活性维生素D。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是骨代谢异常,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3、靠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许多老年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痛不痒的,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实际上,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盲目拖延时间,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疗。对于绝经前期妇女(45岁左右)和50岁左右男性,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因此骨质疏松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争取最佳治疗而赢得宝贵时机。
4、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需小题大做
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舰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