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听了太多的专家对《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再次拿起这本书来读时,内心没有了对专业书籍阅读时的抗拒,反而能让我沉下心来,认真去研读课标。
课标新的变化是什么?
1.强调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观察,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4个目标:
1.发展语言能力
2.培育文化意识
3.提升思维品质
4.提高学习能力
这四个方面的素养在课标中都分为三个层次来阐释。
语言能力:感知与积累 习得与建构 表达与交流
文化意识:比较与判断 调试与沟通 感悟与内化
思维品质:观察与辩析 归纳与判断 批判与创新
学习能力:乐学与善学 选择与调整 合作与探究
这就意味着以后课堂上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围绕着四个方面去组织,而且活动设计的程序不能错,要循序渐进。
2.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这就意味着再备课时我们要站在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角度去备课,而不能只备一个点。要确立单元大主题,并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机整个各个话题的内容,并分配好课时,形成子主题。这就意味着开学后备课量会比较大。
按部就班的教学是最省力的,到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采用主题为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全靠教师个人力量去实现整合,相当困难。不知道教材和教参是否也会做出一些改变。
3.践行学思结合、学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千亿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课堂让有活动,学生才能动起来。而且活动的设置也要体现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在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最后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必须让课堂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能力发展成素养。这些对老师的要求都很高。我们能胜任吗?
4.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坚持一品促学,一品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
而我们的课堂以前最多的是师评。很少又生评,更很难见自评。这次暑假学习,看到很多英语阅读课的设计中出现了学生自评的表格,觉得开学后再设计一节完整的课时也要考虑进去这些因素。
另外,英语课程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我觉得自己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班的优势,利用平板上的自评功能,提前设计好问题,这样学生提交作业后,就能及时看到反馈和评价,这也是课堂上改善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