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你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王阳明《传习录·徐爱录》
我整天都在先生的门下熏陶,但是对于先生的学问,刚接触的时候觉得简单,如果认真研究就会发现很高深;表面上看很粗糙,越是往里思考就越觉得精妙深奥;靠近他觉得很浅显,而越是深入就发现内在无穷无尽。十多年来我竟然都还在篱笆墙外面没有入门。世上的君子,有的何先生仅有一面之交,有的还没听先生好好讲过学问,有的就已经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激动的心,就很仓促地在三言两语间,传闻流言中,自己猜想判断了,这样怎么可能得到先生学问的真谛呢?跟随先生四处游走的门生,听了先生的教诲,往往也得到了一方面而忽略了另外两个方面,就像人只看见马的雌雄与色彩等外观,而忽略了千里之行的能力。所以我记录了平日里听到的,私下给志同道合的人,相互考究修正,也算是不辜负先生的教诲。门人徐爱书。
这里讲了作为一个学者,想要学习知识,仅仅靠自己听到别人的传闻就来初步判定学问的高低是不可取的,自己要学会深入研究,一呢是说学生徐爱对师傅的敬仰,二呢是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态度端正,认真研究这门学问。主要所表达的就是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文中讲了《淮南子》里秦穆公相马的故事,相马不能只看表面的雌雄和马的色彩,最重要的是这匹马到底能不能跑千里,千里马才是马最重要的能力,长得漂亮有观赏价值,但是长期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
所以我们在看学问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需要学习的是一种能够提高自己长期价值的能力,是判断是非的能力,明辨善恶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在人生重大选择面前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千万不能仅仅凭借表面的一些优缺点来判定一个人或者一门学问,甚至用表面的得失来判定自己。现在我们开始学习阳明心学,虽然这样慢慢来可能学完只是需要一两年,但是阳明的弟子们有的学习了十几年依然还很浅薄,所以我们更应该用最认真的态度来慢慢学习心学最核心的本质,长期下来提高自己看事情的能力以及内在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