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般人传播所需要之人格模型的最重要手段是电影。年轻女子竭力仿效着高价明星的面部表情、发型、手势,并把此当做最有指望获得成功的途径。年轻男子则力图使自己像在银幕上所见的明星模式。然而,一般人对最成功者的生活却很少有所接触,他同电影明星的关系也有区别。事实上,他们与电影明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联系,但却能在银幕上一遍又一遍地看见他们,能和他们通信,并得到他们的照片。与我们的时代相反,过去演员是为社会所鄙视的,但他们却想观众传播着伟大的诗作。而今日的电影明星没有伟大的作品或思想可向观众传播,他们的作用是充当一般人与“伟人”的中介。一个人即使没有指望获得如伟人们那样的成功,但他还是能努力仿效他们的;他把伟人当做圣人,并因为伟人有成就,而把他们当作生活的楷模。
由于现代人所体验到的自我既是市场上的卖主,又是待出售的商品,因此,他的自尊只能由他所无法控制的条件来决定。如果他“成功”了,他就有价值;如果他不成功,他就没有价值。作为这种取向之结果的不安全感的程度,几乎没怎么受到重视。如果一个人感到,他自身的价值主要不是由他所具有的人之特性所构成,而是由一个条件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所决定的话,那么,他的自尊必然是靠不住的,而且经常需要他人的肯定。因此,一个人被无情地驱使着为成功而努力,任何挫折对他的自尊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结果就产生了孤立无援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如果市场的变迁决定人的价值,那么,人的尊严感、自豪感就被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