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四、育才十字诀
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三圈连环:这是我们的校徽,圈有三种德性:一是虚心,代表学习;二是不断,代表工作;三是精诚团结,代表最后胜利。第一个圈表示全校一体;第二个圈表示全国一体;第三个圈表示宇宙一体。而且学校、国家、宇宙是互相联系、息息相关,决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意识。
四把钥匙:一是国文;二是一个(门)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
五路探讨:探讨真理,我们提出五条路:(一)体验;(二)看书;(三)求师;(四)访友;(五)思考。这与《中庸》上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以比起来看。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辨。我们的治学次序是依据“行是知之始”及自动的原则排列,可以说是把传统的道理颠倒过来
六组学习:育才除普通功课依照通常进行外,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各依性之所近学习一门特修课。特修课分为下列六组:(一)文学组;(二)音乐组;(三)戏剧组;(四)绘画组;(五)自然组;(六)社会组。
八位顾问:(一)什么事,(二)什么人,(三)什么缘故,(四)什么方法,(五)什么时间,(六)什么地方,(七)什么数目,(八)什么动向
五、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关于南京六校招收艺友之解释
艺友制是什么?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
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
六、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
最注重师生接近,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1925年,陶行知任《新教育评论》杂志主编,喊出“大众教育”的口号。1927年3月15日,建立晓庄学校。想通过培养具有“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以实现他的“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愿,“为三万万四千万农民烧心香”。很自然地写下这样的诗:
拔茅草,搬石头,自己的学校自己开。
互相教导,互相信赖,读书不做书呆。
分析过去,抓住现在,创造将来。
晓庄学校在下列四件事情上,尽心竭力帮助大家进修:生活农民化,学术儿童化,团体行动纪律化,建设工作下层化。
1930年4月,白色恐怖笼罩着南京城,国民党反动派查封了学校。
1939年,陶行知先生派多名教师到四川境内各难童保育院中去发现人才幼苗,经过智力测验、文化测试及特长考核(含个别谈话),选拔有潜在特长的6至15岁的孩子150余名就读位于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7月20日正式成立的育才学校。目的就在于“培养人才之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者的幼苗不致枯萎,而且能够发展”。著名画家丰子恺、华君武,著名音乐家任光、马思聪等都曾在学校任教,音乐组的组长是贺绿汀,戏剧组的组长是章泯,舞蹈组的组长是戴爱莲,绘画组组长陈烟桥,文学组的组长艾青等都是名家,此外,郭沫若、茅盾、冯雪峰、夏衍、聂绀弩、翦伯赞、邵荃麟、胡风、何其芳、田汉、吴玉章、周谷城、秦邦宪、萨空了、徐迟、姚雪垠等都曾来育才学校兼课,或举办讲座,为这所特殊的学校贡献力量。
陶行知先生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要做到每天四问。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第四个字是“剖”,“解剖”的“剖”;第五个是“韧”。育才学校的校徽是三个连锁的红圆圈,“圈有三种德行:一是虚心,代表学习;二是不断,代表工作;三是精诚团结,代表最后胜利。第一个圈表示全校一体;第二个圈表示全国一体;第三个圈表示宇宙一体。而且学校、国家、宇宙是互相联系,息息相关,决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意识。”三个圆圈校徽的意义还在于:1、民族、民权、民生;2、智、仁、勇;3、真、善、美;4、工、学、团;5、教、学、做合一;6、自然、劳动、社会;7、头脑、双手、机器;8、迎接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9、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10、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11、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