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自从开始写点小文字之后,感觉每天的灵感还是很多的,有来自生活端的,也有来自书里面的,因为时不常的就会翻翻书架上的书,就像皇帝翻牌子一样,今天看看这个,明天温故一下那个,刺激一下创作灵感(PS,我称之为创作灵感),然后一点点的小线索也能激发出写东西的冲动。
浏览知乎,总会看到有人问,为什么要看书?看书有用嘛?
前辈们早就回应过这个问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确实,个人愚见,书是一定要看的,无论是什么书。很多大咖推荐看经典,我完全同意,但是不同的书籍,也会给我们不同的刺激和不同的视角,所以,博览也很关键。
从小,父母不拦着我看各种书籍,他们会叮嘱一句,剔除糟粕,吸收精华,于是家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书。但是,不得不说,小时候看杂书,看小说看的多,一到看工具书,就开始头疼,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痴迷于工具书,和我工作相关的,和我工作延伸的内容,都喜欢看,一看就能看个半天......
近些年也养成了习惯,每天必看30分钟书,有时候会更长,无论是什么书,出门也带本书,等人的时候,或者闲下来抽空也会读上几页,然后也会做些读书笔记,被我看过的书,上面都是各种奇奇怪怪的笔记,估计二手书店都不敢收......
有的是,和某本书里面很类似的观点,形成联结
有的是,有意思的观点和故事,赶紧记录下来,未来好用在某个地方
有的是,不同意的观点,也会偷偷画个叉子(有点大言不惭,偷笑一秒钟)
书看的多了,确实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角度和世界,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但毕竟我们无法走遍全世界,也无法阅人无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感知到全世界,可以和身边的人或者事情,形成关系。虽然我们做不到真的无数、真的万卷,还有真的万里,但至少我们有过思想上的碰撞,理念的上的万次,让我们体验到了看书的快乐和心流,这才是关键。
当然,读书也不是瞎读,还是要有一些沉淀,做做读书笔记啊,写写内心的感受啊,所以就形成了“写”的习惯。
如果说,书是一条长河,那么文章就是我们的人生。一天24小时的时间,浓缩至几言几语,时常翻来看看,不禁也会被自己笑出声来,原来当时那么“傻”。文字帮我们梳理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永久的保存了下来。多少年后,摇椅上,看看当年的自己,或者是笑,或者是哭,或者是一种感怀,或者是一种喜悦,那都是我们的人生,是我们自己书写的人生。
书籍,更像是一条长径,
文字,更像是一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