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6,周日,多云
气温4—13°,体感温度8°,露点温度6°,东北风1级,阵风速8公里/小时;AQI(cn)37-优,天气警报:大雾,降水量18毫米,能见度16公里/时,视野非常好,湿度89%,亏凸月照射范围89%,月出21:39,日出7:04,日落18:19。
陪孩子长大容易,陪父母变老难。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做到忠孝两全,在工作与陪伴父母两者之间,陪伴父母往往都让给了工作,这是当下年轻一代的无奈,因为大家都是社会人,自有社会规则需要严格遵守,而父母永远是那个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的人。父母对孩子是无怨无悔,孩子对父母是怨声载道,这是当下我们常见的情况。
春节期间刷视频,有些视频的内容、画面很扎心。
一个是在高速服务区的垃圾箱,环卫工人清理出来很多一袋袋装得好好的新鲜或腊制的鸡鸭鱼肉、蔬菜、干菜,显然都不是过期食材,而是那些返乡人回城前扔下的食材。这些食材可能是乡下父母亲人馈赠给“城里子孙”们的。这些食材甚至是父母们舍不得吃省下来留给城里子孙带回家吃的。可它们却被扔进了垃圾箱。
看到这些视频,比照自己的经历,不免唏嘘。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父辈们都有过苦日子、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我们很珍惜现在的一切,极少浪费。而我们的下一辈、下下一辈,他们生在蜜罐里,不愁吃穿,我们眼中心里舍不得吃的“好东西”,不过是他们心里嘴里:“哪里都有卖的”东西,是“只要有钱,随时都可以买到的”东西。他们看不到藏在这些食材里面或背后的情谊。
还有一个视频,是一个孩子说的:“奶奶好傻,说她是家里人吧,她在这个家说什么都没用;说她是客人吧,在这个家她什么活都得干;说她是保姆吧,她不但没有工资发,还得自己花钱买菜买米买油买水果。”这个孩子真实地道出了当今辅助子女带娃一代人的悲哀。
下午三点,在县政协礼堂,聆听“春之声”文学讲座。与会者有百余人,主讲嘉宾是具名作家彭东明和胡启明。两位作家著作颇丰,创作经验丰富,讲座时语言风趣幽默,平实接地气;内容高大上,既有理论传授,又有经验分享。讲座过程中,大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说这是一次高大上的文学讲座,两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干货满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记录者,我做了录音和文字记录,整理出2000余字的文字报道稿,交予作协主席和几位副主席,圆满完成了此次协会分派的任务。
“春之声”湘潭县文学大讲堂开讲啦
正是一年春好处,花开时节喜迎君。2025年2月16日,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湘潭县文联主办、湘潭县作协承办的“春之声”文学大讲堂在湘潭县政协礼堂开讲啦。主讲嘉宾是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彭东明先生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网络文学作家职称评定专家胡启明先生。两位老师不辞辛劳,风尘仆仆赶赴湘潭县“春之声”文学大讲堂,为湘潭县百余名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奉献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文学写作大课。
胡启明先生是一位创作颇丰的著名作家,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大家》《芙蓉》《钟山》《当代》等杂志发表作品200万字,另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长篇散文4部,结集出版合计12部。主要作品有长篇散文《芙蓉国里尽朝晖》《愿你一路春风》《返回故乡》。长篇报告文学《绝不放弃》《生命的歌谣》《洞庭作证》《韶山,中共特别支部》《最后的尊严》《在水一方》《生命的礼物》等10部,作品曾在省、市获奖12次。
今天,胡启明先生讲座的主题是《报告文学的样子》。他用极富感染力的长沙话,从“报告文学的特质、报告文学的选材、构思、细节及报告文学的语言”等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报告文学的样子。他说,报告文学是以真实事件、真实人物为基础的写实、写真文体,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文学性。他从自己多年的报告文学创作经验中提炼出很多干货:1、报告文学是走出来的,如果不采访当事人,就不能走入当事人的心里;不与之交朋友,就不能挖到好题材;不深入体验生活,就不会有真实感人的细节。2、好题材是报告文学的关键。报告文学要以题材为先,选择有特色、有典型性的题材,只要立意好,小人物、小事件,也可以写出好作品。3、好作品是由好细节垒起来的。好的细节不仅感人,还能让一篇文章起死回生。4、报告文学作品一定要注意提炼语言,还要赋予作品文学性。
彭东明先生既是政府官员,又是著名作家。他历任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岳阳日报总编辑,岳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迄今共发表短篇小说、散文百余篇,中篇小说30余篇,长篇小说4部,长篇报告文学7部。其中,中篇小说《故乡》在《小说选刊》1987年12期头条转载,编入《1987年中国小说年鉴·中篇小说卷》。第一部中篇小说集《大日子,小日子》于1991年由作家出版社“文学新星丛书”推出。中篇小说《秋天》改编成花鼓戏《秋天的花鼓》,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天边的火烧云》获湖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并于2000年在台湾地区获“最受读者欢迎奖”。1993年获湖南省青年文学获。中篇小说《茶妹》获“冰心文学奖”。《坪上村传》获“毛泽东文学奖”等。
在今天的讲堂上,彭主席用岳阳平江普通话,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作家与乡土——小说创作漫谈》。他以自己的《坪上村传》为蓝本,分享了其创作历程、文本结构、语言特色等内容。他说,《坪上村传》既是一部老家坪上村的村庄史,也是一部家族史和他的个人成长史。其创作过程很艰难,从起意到动笔用了五年的时间,从动笔到成文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说,如果不是住到老家,沉浸式地深入生活,就不可能有这部作品。他说,只有住下来后,才真正了解到村庄的变化,人的变化。他采用由物及人,由人到家庭、家族,再到时代,以点带面,时空交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这部作品。彭东明先生说,作家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家乡的山水、人物、民间故事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他特别强调了作品的语言运用既要有地域特色,但又不能生搬硬套方言,要用广大读者看得懂的语言进行创作。他建议大家去好好揣摩老舍的北京方言、鲁迅的鲁镇方言、何立伟的长沙方言。他还说,湘潭话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方言,因为毛主席就是在湘潭话里思考,用湘潭方言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胡启明老师和彭东明老师的讲座,语言风趣幽默,平实接地气;内容高大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经验分享。讲座过程中,大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讲座刚一结束,女学员们上台献花,粉丝们拿着两位老师的著作求签名,场面火爆。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文学讲座,两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干货满满,启发多多。
这次讲座由湘潭县文联书记唐术主持并作总结发言,唐书记代表县文联、县作协及在座的各位文友,感谢两位文学大咖对湘潭县文学事业发展关爱有加。他说,文学创作就像花朵的梦呓,流淌着热血,向往着美好。他鼓励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要把两位老师的创作经验融入到我们今后的创作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扎根乡土,为湘潭这片沃土书写出壮美篇章,要像勤劳的蜜蜂一样,用激情和生命去拥抱文学的春天。
湘潭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迎波,湘潭市作协副秘书长刘晓银,湘潭县县文联原主席王念斯,县文联各协会负责人,湘潭市女子作协和湘潭县作协部分会员及县域内各中小学文学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