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

目前中小民企的企业家们开始重视人才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同时必须看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战略和人才是最需要辩证思维的。

我们要重视人才了,又不能唯人才论,对人不求全责备,也要对人才祛魅,不唯人才论。一个人即使再能干,也是做不成大事的。

首先,企业家要勇于回归内心,在人际关系中照见自己。

如果你认为人人都不可爱、不可信,那就是你自己不可爱、不自信。看他人,其实就是看自己,这是一面镜子,照出来的是你的内心。

人总是先改变自己,再成为英雄。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永远停留在青少年时代,认准了一个死理,遇事就想拼命硬干,事情推进不顺利就要么怪敌人太坏,要么怪下边的人执行出了问题,反正我决策没错,永远不知道转向……这样的人岂能托付大事呢?

人,永远是一个你的资源,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在事上用人、评价人、汰换人。在心理真正接受一个人的不完美之后(容人之短),再来用人之长,才回到识人的方法“法和术”的层面,法和术这些都是好学习的。想一想,你喜欢的人,是有结果的、有态度的、有情感的、像你的,再来想你的内心为什么喜欢这样子的人。

如何用这些普通人干成事,才是你要考虑的;如何让你欣赏的能人能进来留住,才是你要考虑的。人无完人,只有烂砖头,没有烂墙,你就是那个技艺高超的石匠,如何把这个缺角、奇形怪状的一堆砖头,砌成一堵墙?用其所长,相互搭配,填填补补。

如果你只管用嘴巴说战略,自己不管,且也没有人管计划和执行,期待各个模块的负责人一起自己就能把公司层面的结果实现,是做不成事的,也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组织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不要去责怪某一个人,更不要去责怪每一个人,人人都在其中,人人觉得自己很无辜,结果就是不好,要在系统上下功夫。

一件事能否执行落到地,做出结果来,是需要下苦功夫的,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抓鳝鱼,既要抓准地方,也要力度恰到好处,还要持续用力,直到放进背篓。这是一个不断试炼和调整的过程,一次没抓到、两次没抓到,表面是人的问题,实则是管理大师张瑞敏所说的:管理是一项笨功夫,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深入细致的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不滑坡、上档次。落地要在每个人的协同执行动作中。

作为民营企业家,你的人不行才是符合规律的,自然而然的有一帮能人是违反规律的。社会运作就帮你选择了一道又一道,区域(几线)选择一道,公务员、国企、上市公司、大型民企、行业头部选择第二道,才到你家来,这既是社会规则、也是人心所向,无法改变的,认了、忍了吧。团队升级随着你自己的改变和企业的壮大慢慢来,先做你自己能做的,永怀希望,积极行动,给自己和他人一点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