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中医,从昨天晚上就在搜我印象里非常好的那个中医馆—东山中医馆。怎么搜也搜不出来信息。走到东山路上,往左还是往右只能靠运气了。算了一下路径和在脑袋里回忆了一下10年前的大体位置,决定往右走,结果走了差不多500米左右的路程,改名后的中医馆一下子出现在我的眼前。心里一阵惊喜和庆幸。
因为选对了一条路,心里一直在想:嗯,我真是个好运的人。也可能我一直在给自己灌输自己是个好运的人而遇到不好的事也会忽略。所以,人生一路走来幸运多过坎坷。有一天好朋友对我说她15岁的儿子认为自己是个“倒霉蛋”我有点吃惊。因为我一直觉得他是个比较自立和幸运的小孩。而这样的想法,让我看到他经常会行为不聚焦。
最受欢迎的哈佛企业谈判课《谈判长赢》里有一个理论认为在战略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通过造声势,让保持中立和反对战略变革的人相信战略变革会成功。这样,才能拉动企业里大部分人参与到战略变革中,以实现战略变革的成功。其实也就是塑造一种能打胜仗的组织情绪。通过一部分先行者的努力,通过小规模的试验成功来驱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变革中。通过不断的成功,来塑造一种正向的组织情绪。从这一点看,组织的情绪和一个人的情绪是不是也很像呢?它也需要刻意的营造和引导。
华为的员工认为:华为做什么都会成功。这已经通过不断的成功,让华为的员工产生了有点“自大”的自信。这正是通过组织刻意的文化活动,塑造出来的正向的组织情绪,而这种情绪就像又激励着员工不断的去行动,投入到战略变革中,打胜仗。以此形成正向循环,整个组织总是一片欢欣鼓舞、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
我的前东家也有很多类似的这样的案例,在每一次大的项目和战略战役中,总是有很多仪式感的内容,一哥出来讲话、站台,给大家打气加油。人力资源部给先头部队特殊待遇,综合党群备好粮草。声势浩大以显示组织的决心和信心,而在这种仪式感中,大家像出征的战士,认为自己无往而不胜。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不足。而我们,已经如弓在弦上,一声令下了。
所以,在我们的企业管理里,你有没有刻意去营造一种能打胜仗的组织氛围呢?还是任由组织氛围消沉、士气低沉、一片压抑?
这样的组织情绪实际上是很危险的。这几天,接到一个咨询需求:我们的组织情绪非常低沉,领导让我提升一下士气,我该怎么办?大家在这样的情绪下,老产品卖不动,新产品也不主动去卖。是产品有问题吗?是市场出了问题吗?好像都没有,总监们认为产品和市场都挺正常,销售们就是不动。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或许,这就是组织没有信心产生的问题的表象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