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篇第4章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姓卜名商,字子夏。
小道:与大道相对,大道就是“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大学》里面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道就是大道以外的学说、技艺,如唐代孙过庭的《书谱》:“ 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
又如陈毅的《题》诗:“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可观:该词有多种含义:一,可以看、值得看,如《易·序卦》:“物大然后可观。” 宋 代苏轼的《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二,指达到某个高度、程度,如晋·陶潜有诗云:“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致远:原指到达远方。又比喻委以重任,致力于比较远大的理想。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
泥:形声字,从水从尼,尼由尸和匕组成,尸指古代的祭祖仪式上专门扮演祖先的角色,他整天坐在“祖先之位”上,只干一件事:吃。这种情形就叫做“尸位素餐”。
匕本义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由于匕的头扁平而薄锐,与古代有种短剑相似,所以“匕首”就指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匕也指美食,祭祀时,“尸”与“匕”就发生了专一、黏着的关系。所以尼有亲近、亲昵之意。如东汉·许慎《说文》:“尼,从后近之也。”又如《小尔雅》:“尼,近也。”
由亲近、粘着又延伸指阻止、阻拦等意,如《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进),尼阻(阻止,阻碍)。
尼也指女祭师,也指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
相传孔子出生于尼山,故孔子名丘,字仲尼,于是有尼圣(对孔子的尊称);尼轲(孔子和孟子的并称);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等称呼。
尼也是一种中华姓氏,据传源于尼山。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也非常有粘性,所以称为“泥”,如《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又如: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泥后也指其它泥土一样的东西也称为泥,如印泥、芋泥等。
泥也指一种虫子,据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载:“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形容人喝醉了常用“醉烂如泥”。如《后汉书》:“一日不斋醉如泥。”
泥读成第四声时,可做动词用,指涂抹,如:泥墙,泥缝儿。又如王建的《田家留客》:“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
泥也延伸指固执、死板、阻滞、不变通等意,如拘泥、泥饮(强留饮酒)等。
全文理解为:
子夏说:“就是一般的技艺,也一定有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不过,想靠它修身或者成就一番大业,恐怕很难,所以君子不会专注于它。”
本文浓缩为一个成语:“小道可观,致远恐泥。”一个俗语:“小技无补于大业”等。
古人认为:人要致力于“大道”,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智者,或者是社会的优秀管理者,国家的栋梁。
“小道”可以谋生,成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可以当作兴趣爱好学习,以达到打发时光、宣泄情绪、抒发情感、开发智力等作用,所以小道可观!
不学“小道”并不影响行“大道”,比如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他的枪法很不准,但不影响他成为三军统帅!所以说“小技无补于大业”。
“志于道”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过小道走上大道,如孟子说的:“舜发于田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提到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曾经地位卑微,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大道。
人要追求大道,但也不能小看小道,从事小道也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干木富义
段干木(约前475-前396),复姓段干,名木,相传为老子的后人,战国初年魏国名士。师子夏,友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
相传老子的儿子李宗为魏国将军,后封于段,又封于干,其后人就以段干为姓。有人把段干木和李克视为同一人,应该有误,李克实为李悝。
段干木出生于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说出生于今河北邯郸邱县郝段寨,今“段干木故里”碑尚存。
战国时期,安邑作为魏国都,商业空前繁荣,经商成为风气。受其影响,或为生计所迫,段干木混迹于市井。曾任晋国牲畜交易牙商首领。
段干木年轻时曾一度名声很坏。这固然反映了战国时人们对此种职业的鄙夷,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段干木浪迹市井,久而久之,不免染上商人奸猾狡诈的习气。
在《吕氏春秋》中,把段干木同颜涿、子石、索庐参、子张等划为一类,统称之为“刑戮死辱之人”。由于段干木为晋国人,后来被尊为“晋商始祖”。
大约在30多岁时,段干木游西河(今陕西东黄河西一带),在此遇到子夏。此后便和田子方一道投身于子夏门下。深受其师友的影响,学识德行大有长进。
在子夏的带领下,段干木和田子方都全面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术,并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子夏学派”,该学派注重经世致用,形成了独特的战国文化,影响了吴起、商鞅等一大批思想家,并将这种独特文化传至秦楚等地,造就了秦楚等国后来的强盛,而段干木与老师子夏和好友田子方也被称为“河东三贤”。
西晋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说段干木“有文有行”,“怀君子之道”,遂“声驰千里,名重—时。”
段干木的青年时代正处于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战争频仍,社会动荡。新兴的地主阶级迫切需要大量的政治、军事人才治理国家。
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矢志仕宦之途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展抱负的良机,他们往往朝秦暮楚,奔走于王侯之门。如果段干木想步入仕途的话,还是大有希望的。
但是他学成后,为避战乱,与好友田子方、翟璜、吴起等隐居魏都大梁(河南开封)。后来他人先后为将,唯段干木清高隐居。《淮南子》云:“段干木,晋国之大驵(zǎng马匹交易经纪人)也,而为文侯师。”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魏斯建立了魏国,他求贤若渴,拜名士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一时间四方贤士多来归附,唯独段干木几次拒绝文侯的官职爵禄。
魏文侯非常想见段干木,每登其门,段干木遵从“不为臣不见诸侯”的古训,越墙逃避。
魏文侯不但不恼火,反而更加敬慕段干木,随从对此大为不解,文侯解释说:“他遇事有独到的见解,从不随波逐流,虽然在这穷乡僻壤,但声誉千里。如果拿他和我相比,段干木好德,而我好势;段干木好义,而我尚材。比较起来,义比材高。对于这样的贤人我又怎能不尊重他呢?”
文侯求贤若渴,每过段干木家门,扶轼敬仰,以示其诚,终于感动了段干木,得以相见。
魏文侯走进段干木房屋时,立即弯腰鞠躬,甚至连气都不敢长出。虽然再三邀请,但段干木都稳坐不动,执意不肯为官。无奈,魏文侯只得空手而归。
后来魏文侯尊段干木为师,经常执弟子礼向他请教治国安邦之策,他也倾心相告,并无留私。
作为魏文候的老师,段干木尽管没有步入宫廷,却以自己的儒师风范影响文侯,以自己的经世之才匡主裕民。使魏文侯成为战国初年名闻遐迩的贤明国君。
周安王元年(前401),秦国欲伐魏国,出兵至阳狐(今大名境内),大臣司马瘐(yǔ)劝秦王说:“魏君礼贤下士,有段干木辅佐朝政,国人上下团结一致,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秦王遂停止对魏国用兵。
此事件被后世概括成一个著名的成语“干木偃息”,一场战争没有开打便就此结束,而结束的原因竟然是一个人的名字——段干木。
魏文侯在位50年,首霸中原,开创了魏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这与段干木雄才大略,辅政安邦密不可分。
段于木晚年过着恬淡安逸的寓居生活,读书之余,设堂讲学,传授儒家诗书礼乐之学。
段干木“盖亦圣人之徒”,而魏文侯则是集儒家和法家思想于一身的复杂的历史人物。这就造成二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巨大差异,使魏文侯“得师而不得臣”,成为终身憾事。
段干木轻富贵,傲王侯的洒脱态度,为后来的历代文人所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