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成长较慢,甚至升职也慢,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学生思维。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一个人在职场的成长速度,取决于你抛弃学生思维的速度。常见的学生思维有三种:
第一,埋头苦干。
在学生时期,我们每天需要的就是埋头学习,听课、习题练习、大量刷题,自己足够用功,就能取得还不错的成绩。有的人,甚至是需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跟着老师的节奏,把老师教授的吃透了,分数也还过得去。
但是进入职场,是团队协作,共同做事,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合作,如果不具备合作的能力,依然坚持自己独立做事,效率会大打折扣。当然,他们会坚持自己既有专业能力就够了,不需要沟通能力不重要。这就是学生思维的单一表现。
一个总有能力推动团队前进、总有办法跟任何人愉快合作的员工,意味着他能理解不同的人,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能处理这些不同。
第二,拼命补短。
学生时期,提高分数最低的那门课,对于提升总分的目标,有效的方法。比如满分是100分,英语90分,即使用尽所有时间与精力,即使达成满分,总分也只是提高10分;如果数学仅60分,拼尽力气去功课数学,提升80分,还是相对容易,这样,总分就能提升20分。因此,对于学生分数的提升,补短板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也就是木桶短板原理是适用的。
进入社会,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不再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具备的全能人才,而是在某方面有特长、优势的人。职场中,是团队作战的方式,把每个人的优势拎出来,就能组合成一个全面的团队,分工明确,把每个人的特长展现出来,就能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因此,不需要自己费心费力地去补短板,甚至,把优势都在不知不觉之中丢失了,而短板部分,是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替补的。但是,如果没有特长,每一方面都平平的,不起眼,这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因此,职场中更需要的是不断地积累与优化自己的优势。
第三,被动成长。
上班摸鱼,本着“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儿”的心态,安排什么做什么,不会主动地去规划,也是职场中常见的。
其实,很多人都有被动成长的思维,我们从小被安排习惯了,一步步读书考试,被老师和家长管着,都在是既有轨道中前进,但是进入社会,游戏规则变了,你可以不被安排、不被管,甚至可以反向管理老板。最终得到多少,取决于你争取了多少。不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抱怨问题,而是要去做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人。“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儿”,老板最多损失的是一点点业绩,而对你自己,损失的更大,被浪费掉的时间、养出的坏习惯......